一日不曾离此处,风吹疏牖夕云晴。
气凌霜色剑光动,吟对雪华诗韵清。
高木宿禽来远岳,古原残雨隔重城。
西斋瑶瑟自为侣,门掩半春苔藓生。
诗句解析及赏析:
第一句:“一日不曾离此处,风吹疏牖夕云晴。”
- 注释: 这句话描绘了诗人每天长时间留在书房中,与书为伴的生活状态。
- 赏析: 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书籍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求,通过“日不移”暗示了这种专注和执着。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在静谧的环境中享受思考和创作的宁静。
第二句:“气凌霜色剑光动,吟对雪华诗韵清。”
- 注释: 此句描述了书房中的气氛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的画面。
- 赏析: “气凌霜色剑光动”形容书房中充满了锐利、清新的感觉,如同一把出鞘的宝剑,而“吟对雪华诗韵清”则描绘了诗人面对窗外飘落的雪花,吟咏着诗歌,其声音清脆悦耳。这两句共同营造了一个既有学问又有诗意的氛围。
第三句:“高木宿禽来远岳,古原残雨隔重城。”
- 注释: 描述了一幅远近高低不同的景象。
- 赏析: 此句通过“高木宿禽”和“远岳”的描绘,展现了一幅高山峻岭的背景;“古原残雨”则让人感觉时间久远,增添了一种历史沧桑感。同时,“隔重城”可能指的是某种距离或阻隔,增加了诗句的意境深度。
第四句:“西斋瑶瑟自为侣,门掩半春苔藓生。”
- 注释: 描述书房西斋中的乐器(瑶瑟)和门扉的状态。
- 赏析: 这句中的“瑶瑟”指代的是古代的一种弦乐器,通常用于文人雅集。“自为侣”意味着它似乎与诗人形成了某种心灵上的伴侣。门扉“掩”字的使用,不仅形象地描绘了关闭的状态,也暗喻了闭门造车的学术追求或创作过程。最后一句提到“半春苔藓生”,可能是说书房的门扉长时间未开启,长出了青苔。
整首诗总结:
这首诗以“题书斋”作为开头,通过对书房内景以及外部环境的细致描写,展现了一个充满知识气息和艺术气息的读书人生活场景。诗中的景物和情感紧密结合,既表现了诗人对书籍和学问的热爱,也体现了他对于自然界美景的欣赏。整体上,这是一首充满文人墨客气质的抒情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静谧而充满灵感的书房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