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雨夜来歇,江南春色回。
本惊时不住,还恐老相催。
人好千场醉,花无百日开。
岂堪沧海畔,为客十年来。
【注释】
微雨夜来歇:夜来的细雨刚刚停息。
江南春色回:江南的春天景色已经回来了。
本惊时不住:本来担心时光不会停留。
还恐老相催:还害怕衰老在催促着我。
人好千场醉:人生美好,要饮下千杯的美酒。
花无百日开:花的生命太短暂,只有百天的花期,不能长久开放。
岂堪沧海畔:怎能经受住大海之滨的考验。
为客十年来:作为游子已有十年了。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叹生命无常、及时行乐的佳作。诗人以敏锐的眼光和深刻的洞察力,抓住了人们最容易忽略的细微而重要的生命细节,用富有哲理的语言加以提炼概括,使诗歌的主题思想得到充分的体现。
诗的前四句写江南春光,后两句写人世沧桑,诗人将“时不住”与“老相催”联系起来写,表达了自己对时间流逝、年华易逝的忧虑。后四句写人生短暂,抒发了作者及时行乐、珍惜生命的情怀。
首联点出题意,暗用李益《江南曲》“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诗意,写春雨过后,江南的春色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江南”一词,既指地点,也指气候,即温暖湿润的气候;既指季节,又指地域。江南地区,水网密布,物产丰富,历来是繁华之地。这里借江南春色之词,点明时令,烘托出诗人对江南美景的热爱之情;同时暗示着诗人此时的心情,即对美好时光的珍视。
颔联承上启下,由景入情。“时不住”,意思是时间不停息地流逝。诗人用反问的语气表达出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担忧和无奈。“还恐老相催”一句进一步说明自己的担忧和无奈。诗人用“时不住”、“老相催”两个词语把时间无情流逝的特点描绘出来,表现了自己对时间的焦虑和不安。诗人用“时不住”和“还恐老相催”两个词语把时间无情流逝的特点描写了出来,表现了自己对时间的焦虑和不安。
颈联承接前两联的内容,从人的角度出发,写出了人生短暂、及时享乐的感慨。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人生苦短,应该尽情享受人生的美好;但遗憾的是花期太短,不能持久。这里的“花”比喻人生,“百日”指短暂的一生。诗人通过对比的方式,把人生的短暂和花朵的短暂进行对比,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及时享乐的感慨。
尾联承前启后,由景入情。诗人用“岂堪”这个词语引出自己的感叹:“沧海畔”是大海之滨的意思;诗人借“沧海畔”来比喻自己的处境,即自己身处异地他乡,远离家乡亲人。诗人用“为客”二字来表达自己漂泊在外、身陷异地的情感。诗人用“为客”二字来表达自己漂泊在外、身陷异地的情感。
这首诗的主旨是诗人借咏叹江南春色和人生短暂来抒发自己对时光流逝、年华易逝的忧虑以及对生活态度的思考。诗人通过对比的方式,把人生的短暂和花朵的短暂进行对比,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及时享乐的感慨;同时通过描写江南春光和人生短暂来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年华易逝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