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花照坞复烧溪,树树枝枝尽可迷。
野客未来枝畔立,流莺已向树边啼。
从容只是愁风起,眷恋常须向日西。
别有妖妍胜桃李,攀来折去亦成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涉的作品,题目是《山花》。诗的大意是说,山里的花照得小溪也像火一样,树枝上每一片都让人看花了眼。野客还没有来到,但枝头已经停着流莺,它们在树边欢快地啼叫。诗人看到这些美丽的山花,感到从容自在,而留恋之情常常在日落时分更加浓烈。他赞叹这些花比桃花、李花更妖娆,甚至攀折起来,踩出了一条小路,让行人难以通过。

译文:
山里的花朵照得小溪也像火焰一般,树枝上的每一片都让人眼花缭乱。野客还没来,但枝头的流莺已经在树上欢快地鸣叫了。
从容自在,因为风来了就吹动,风吹散了花,人却可以自由自在地观赏。
留恋之情常在傍晚时分变得浓烈,就像太阳西斜时,人们总是想要多看一会儿。
虽然比不上桃花李花,但它们的娇艳程度仍然胜过它们,甚至有人把它们攀折起来,踩出了一条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花美景图。诗人以山花为线索,从不同角度描绘了它的美丽和魅力。首句“山花照坞复烧溪”,描绘了花火般的山花在小溪中燃烧的景象,既形象又富有画面感。次句“树树枝枝尽可迷”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景色的魅力,让人仿佛置身于花海之中。

第三句“野客未来枝畔立”,描绘了尚未到来的野客只能在枝旁静静站立的情景,增添了一丝期待和神秘感。第四句“流莺已向树边啼”,则描绘了流莺在树上欢快地啼叫的情景,使得整个画面显得生机勃勃。

最后两句“从容只是愁风起,眷恋常须向日西”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美景的喜爱和依恋。他认为这里的美景让人感到从容和快乐,即使风起,也不会破坏这份宁静和美好。而日西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让人更加珍惜眼前的美景。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花的美丽和魅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美景的喜爱和留恋之情。这种细腻的描写手法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