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城桥东见月夜,佛垄寺边行月僧。
闲踏莓苔绕琪树,海光清净对心灯。

注释:

  1. 寄天台:寄,托付、寄托;天台,即天台山。
  2. 准公:这里指僧人智顗,字慧理,天台智者大师。他曾在赤城山(今浙江天台县赤城)的桥东见到月光照耀下的夜晚,在佛垄寺(在今浙江省天台县赤城山)边行走着月夜中的僧人。
  3. 闲踏:闲散地踏着、漫步于。
  4. 莓苔:指长满青苔的小草或石头上的苔藓。
  5. 琪树:珍贵的树木。
  6. 海光清净:大海的光辉明亮洁净,用来比喻佛光。心灯:佛教用语。指心中所想、所念,如明镜一般,能照见万物,故称心灯。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全诗通过描写诗人在赤城山桥东见到月光照耀下的夜晚,以及在佛垄寺边行走月夜中的僧人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佛法和修行的向往与追求。
    首句“赤城桥东见月夜”,点明了地点是赤城山桥东,时间是月夜。这里的“桥”和“月夜”构成了一幅宁静美丽的画面。
    次句“佛垄寺边行月僧”,进一步描述了诗人在佛垄寺边看到的景象。这里的“行月僧”指的是行走在月色下的僧人,他们的身影映衬在夜色中,显得格外孤独而神秘。
    第三句“闲踏莓苔绕琪树”,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赤城山行走时的情景。他悠闲地踏着满是青苔的小草或石头上的苔藓,绕着珍贵的树木前行。这里的“闲踏”和“绕琪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修行的向往。
    最后一句“海光清净对心灯”,是对整首诗的升华。诗人将大海的光辉比喻为佛光,将心中的明镜比喻为心灯。这表明诗人已经达到了一种心灵的净化和升华,能够洞察世间万物的本质。
    这首诗通过对赤城山桥东月夜、佛垄寺行月僧等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佛法和修行的向往与追求。同时,诗中所蕴含的哲理也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