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古日以远,举世丧其淳。
慷慨怀黄虞,化理何由臻。
步出城西门,裴回见河滨。
当其侧陋时,河水清且潾。
沧桑一以变,莽然翳荆榛。
至化无苦窳,宇宙将陶甄。
太息感悲泉,人往迹未湮。
瑟瑟寒原暮,冷风吹衣巾。
顾我谫劣质,希圣杳无因。
且尽登临意,斗酒欢相亲。

【注释】

  1. 隆古:指上古。2. 淳:淳朴,善良。3. 黄虞:古代传说中的贤君尧、舜。4. 跻理:登升治理,引申为教化百姓。5. 裴回:徘徊不前。6. 荆榛:荆棘丛生。7. 苦窳(yǔ): 这里指粗俗的、低劣的人,也泛指恶劣的环境。8. 陶甄:陶冶,培养。9. 太息:长叹,感叹。10. 悲泉:哀伤的泪水。11. 人往迹未湮: 人的踪影已不见,但遗迹犹存。12. 瑟瑟:风声。13. 顾我谫(qiǎn)劣质:我惭愧才疏学浅。14. 斗酒欢相亲: 以酒会友,相互亲近。
    【赏析】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诗人当时在江陵任司马时所作。这首诗是一首怀古诗。全诗通过对远古时代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当今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的忧愤之情。
    首联“隆古日以远,举世丧其淳”,开篇便点出时间之久远,表达了作者对古代社会风俗淳朴的美好记忆与怀念。
    颔联“慷慨怀黄虞,化理何由臻?”则转向现实,表达了作者对当世风气日非、道德沦丧的忧虑与感慨。
    颈联“步出城西门,裴回见河滨”,“裴回”一词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徘徊不前、犹豫不决的情景,表现出他内心的矛盾和挣扎。而“当其侧陋时,河水清且涟”则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现了古今环境变化之大、社会风气之异。
    尾联“至化无苦窳,宇宙将陶甄”则是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求,表达了他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信心。
    此诗语言简练、含蓄蕴藉,既有对历史的回顾与思考,又有对现实的批评与期望,充分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远的艺术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