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招提路,因之访道林。
石龛苔藓积,香径白云深。
双树含秋色,孤峰起夕阴。
屧廊行欲遍,回首一长吟。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游少林寺的五言诗。以下是对诗句的逐句解释:
- 步入招提路,因之访道林。(步入寺庙的道路,因此去拜访僧人)
- 招提路:指的是寺庙的路。
- 因之:因此。
- 访道林:拜访僧众。
- 石龛苔藓积,香径白云深。(石洞里长满了苔藓,香道上白云缭绕)
- 石龛:石制的洞穴,这里指代寺庙中的小亭子或石室。
- 苔藓:苔藓植物生长在石头上,这里形容石洞内环境湿润。
- 香径:通往寺院内的香气弥漫的小道。
- 白云:形容云雾缭绕的景象。
- 双树含秋色,孤峰起夕阴。(树木沐浴着秋天的色彩,山峰被夕阳映照出阴影)
- 双树:两棵树木。
- 秋色:秋天的颜色,这里形容树木的颜色。
- 孤峰:孤立的山峰。
- 夕阴:黄昏时的阳光,形成阴影。
- 屧廊行欲遍,回首一长吟。(在走廊中徘徊了许久,回头时不禁长声吟唱)
- 屧廊:长廊,供人行走的廊道。
- 欲遍:想要走遍。
- 回首:回头看。
- 一长吟:长时间吟唱。
下面是这首五言诗的译文:
步入招提路,因之访道林。
石龛苔藓积,香径白云深。
双树含秋色,孤峰起夕阴。
屧廊行欲遍,回首一长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览少林寺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的自然美景和宁静氛围。首句”步入招提路,因之访道林”直接点明了游览的目的和路径,给人一种进入佛教圣地的感觉。接下来四句分别描绘了寺庙内部的景色,如”石龛苔藓积,香径白云深”,表现了寺庙内部的古朴和神秘;”双树含秋色,孤峰起夕阴”则通过具体景物展现了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变换。最后两句”屧廊行欲遍,回首一长吟”则表达了作者在游览过程中的心情和感受,既展示了寺庙的美丽,也体现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幅生动的佛教山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