袅雨拖风不自持,全身无力向人垂。
玉纤折得遥相赠,便似观音手里时。
【注释】
袅(niǎo)雨拖风:形容柳枝被风吹得摇摆不定,像被雨淋湿了一样。
玉纤:美人的纤细手指,这里指柳枝。
观音手里时:观音菩萨手中拿着杨柳枝,常在寺庙中供人礼拜。此处借指杨柳。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柳树。诗人通过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春风中柳树的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春日里的美景。
首句“袅雨拖风不自持”,写柳条在风中摇曳,像被雨水淋湿了一样。“袅”字用来形容柳条随风摆动的样子,好像被风吹得摇摇晃晃的。“拖”字则形容柳条在风中舞动的姿态,像是被雨水淋湿了一样。这两句诗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柳条描绘得如同一位女子,在春风中翩翩起舞,婀娜多姿。
第二句“全身无力向人垂”,进一步描绘了柳条的状态。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柳条似乎没有了力气,只能低垂着头,无力地摆动。这里的“全身”指的是柳条的身体,而“无力向人垂”则是形容柳条仿佛失去了生机,无力地向人们展示自己的美丽。
第三句“玉纤折得遥相赠”,则描绘了柳树与人之间的互动。这里的“玉纤”是指美人的纤细手指,而“遥相赠”则意味着美人用她的手指轻轻抚摸、欣赏柳枝。这里的“遥相赠”表达了一种温馨的情感,让人感受到了美人与柳树之间的亲密关系。
最后一句“便似观音手里时”,则是对整个场景的总结。这里的“观音手里时”指的是观音菩萨手中拿着杨柳枝的情景,常在寺庙中供人礼拜。而“便似”则表示这种情景与柳树之间有着某种相似性,使得人们更容易产生联想和共鸣。
整首诗通过对春风中的柳树进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美丽的春日景象。诗人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柳条塑造成一位女子,让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动人的画面。同时,诗人还通过描绘柳树与人之间的互动,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