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举江南子,名以能诗闻。
一来取高第,官佐东宫军。
迎妇丞相府,夸映秀士群。
鸾鸣桂树间,观者何缤纷。
人事喜颠倒,旦夕异所云。
萧萧青云干,遂逐荆棘焚。
岁晚鸿雁过,乡思见新文。
践此秦关雪,家彼吴洲云。
悲啼上车女,骨肉不可分。
感慨都门别,丈夫酒方醺。
我实门下士,力薄蚋与蚊。
受恩不即报,永负湘中坟。
【注释】
江南:指长江以南。
一来取高第,官佐东宫军:指陆畅被选入朝廷,当上了东宫(太子)的属官。
迎妇丞相府:指陆畅的妻子被迎到丞相府中。
秀士群:指文采杰出的士人。
鸾鸣桂树间:形容陆畅在京城中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赞誉。
人事喜颠倒:意思是世事多变,令人难以预料。
青云干:指仕途上的青云直上。
岁晚鸿雁过:比喻陆畅年老时像大雁一样飞往南方避寒。
吴洲云:指陆畅家乡浙江一带的美景。
悲啼上车女:指陆畅妻子去世后,他悲痛欲绝,哭泣着上车离去的情景。
骨肉不可分:意为夫妻之间感情深厚,不能分开。
感慨都门别:指陆畅在京城与妻子告别时的感慨。
丈夫酒方醺:指陆畅喝得醉醺醺的样子。
我实门下士:意为陆畅是朝廷的门下之客。
力薄蚋与蚊:指陆畅才能不足,如同蚊子一样微不足道。
受恩不即报:意为陆畅没有能够及时报答朝廷的恩情。
永负湘中坟:意为陆畅辜负了家乡的坟墓。
【赏析】
本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描绘陆畅赴京应试以及其归乡途中的种种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怀念之情。全诗语言生动,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首联“举举江南子,名以能诗闻”,描写了陆畅的名声和才华。这句诗中的“江南”指的是陆畅的故乡浙江一带,而“名以能诗闻”则表明陆畅以诗歌才能著称于世。这一句为后续的送别情景打下了基础。
颔联“一来取高第,官佐东宫军”,进一步描绘了陆畅赴京应试的情景。这句中的“高第”意味着陆畅考试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而“官佐东宫军”则表明他被任命为皇帝身边的侍从官员。这一联进一步展现了陆畅的才学和地位。
颈联“迎妇丞相府,夸映秀士群”,则是描述了陆畅妻子被迎到丞相府中的盛况。这里的“丞相府”象征着权力和地位,而“秀士群”则意味着众多才俊云集于此。这一联既表现了陆畅妻子的美貌与才情,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才的重视和追捧。
尾联“鸾鸣桂树间,观者何缤纷”,“鸾鸣桂树间,观者何缤纷”两句描绘了陆畅在京城受到人们喜爱和赞誉的场景。这里的“鸾鸣”比喻陆畅的声音清亮悦耳,而“桂树间”则暗示了他的地位尊贵。同时,“观者何缤纷”则形象地描绘了围观人群络绎不绝的景象,体现了人们对陆畅的极高评价和喜爱之情。
最后两句“人事喜颠倒,旦夕异所云”,“人事喜颠倒,旦夕异所云”表达了世事多变、难以预料的特点。这里的“人事”可以理解为人生中的各种经历和遭遇,而“颠倒”则暗示了世事的无常和变化。同时,“旦夕异所云”则表达了人生道路的艰难曲折,需要不断适应和应对。
整首诗通过对陆畅赴京应试以及归乡途中情景的描绘,展现了他对朋友的深深怀念之情和对人生的深深感慨。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