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虽弃妇,弃妇有归处。
今日妾辞君,辞君欲何去。
本家零落尽,恸哭来时路。
忆昔未嫁君,闻君甚周旋。
及与同结发,值君适幽燕。
孤魂托飞鸟,两眼如流泉。
流泉咽不燥,万里关山道。
及至见君归,君归妾已老。
物情弃衰歇,新宠方妍好。
拭泪出故房,伤心剧秋草。
妾以憔悴捐,羞将旧物远。
馀生欲有寄,谁肯相留连。
空床对虚牖,不觉尘埃厚。
寒水芙蓉花,秋风堕杨柳。
记得初嫁君,小姑始扶床。
今日君弃妾,小姑如妾长。
回头语小姑,莫嫁如兄夫。
【注释】
古人:指丈夫。弃妇:被丈夫抛弃的妻子。归处:归宿,安身立命的地方。妾辞君:即“妾辞旧夫”。本家:娘家,即原配妻子的娘家。零落尽:已全部败落。恸哭:悲伤地哭泣。忆昔:回想过去。未嫁君:尚未嫁给丈夫。闻君甚周旋:听说你非常会说话。及与同结发:和你一同束上头发成婚。逢(pánɡ):遇到。幽燕:古地名,这里泛指远方。孤魂托飞鸟,两眼如流泉:形容她孤独无依,眼泪像泉水一样涌出。流泉咽不燥:流泪不止。关山道:关口山川的道路,比喻艰难的道路。及至见君归:等到你回家。君归妾已老:你的归来使已经老了的我更伤心。物情:人情世情,指社会风俗人情。弃衰歇:衰败、衰落。新宠:受宠爱的新欢。妍好:美丽。拭泪出故房:擦去眼泪从旧房子出来。伤心剧秋草:伤心到了极点就像秋天的草一样枯黄。妾以憔悴捐,羞将旧物远:《诗经·卫风·氓》中有“士也罔极,二三其德”句,意为男人没有恒心,行为反复无常。《诗经》中的这句话用在这里是指男主人公的不忠。馀生欲有寄,谁肯相留连:我还想活下去,但谁愿意留下来陪伴我呢?空床对虚牖,不觉尘埃厚:空荡荡的床对着空虚的门框,不知有多少灰尘。寒水芙蓉花:形容冷清凄惨的景象。秋风堕杨柳:秋风中飘落下的杨柳。小姑始扶床:小姑刚刚扶着床边。今日君弃妾,小姑如妾长:今天你抛下我,小姑却像我现在一样年轻。回头语小姑,莫嫁如兄夫:回头看着小姑说,不要嫁给像你丈夫一样的男子。
【赏析】
《弃妇词》,乐府《杂曲歌辞》旧题。此为汉乐府旧题中的一首,属《杂曲歌辞》。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丈夫离家后,思念丈夫、怀念丈夫、悲叹自己的命运、感叹人生易老的哀怨情绪,以及最后绝望的心情。
第一段写弃妇之悲哀。诗人首先描绘了一幅弃妇的形象——一位被丈夫抛弃的女子,她的娘家已经败落;她悲痛万分,一路哭着来到自己的家门口;回忆往昔,她曾经听说过这位丈夫善于言谈举止;婚后与丈夫结婚时,丈夫正远离家乡到北方去了;如今丈夫回来了,而自己却老了;社会风俗人情都在变,新的受宠爱的人出现了,旧的受冷落的人就要被抛弃;为了不再流泪,只好擦掉眼泪离开自己的家,伤心得好像秋天的野草一样枯黄。诗人通过这些描写,表达了弃妇的悲哀和痛苦。
第二段写弃妇的感慨。诗人描述了弃妇的痛苦心情:“妾以憔悴捐,羞将旧物远。”意思是说,她因为受到丈夫的抛弃而感到极度痛苦,因此不愿意把旧日的物品带到远处去。这里,诗人运用了夸张的手法,突出了弃妇的痛苦之情。
第三段写弃妇的无奈。诗人描述了弃妇的无奈心境:“馀生欲有寄,谁肯相留连。”意思是说,她想要活下去,但是谁能留下她呢?这里,诗人运用了反问的手法,表达了弃妇的无奈和无助。
第四段写弃妇的绝望。诗人描述了弃妇的绝望心情:“空床对虚牖,不觉尘埃厚。”意思是说,她一个人躺在床上面对着空虚的房间,不知道外面有多少灰尘堆积起来。这里,诗人运用了夸张的手法,突出了弃妇的孤独和凄凉。
第五段写弃妇的哀叹。诗人描述了弃妇的哀叹心情:“寒水芙蓉花,秋风堕杨柳。”意思是说,寒冷的水上开满了莲花,秋风中飘落着杨柳的叶子。这里,诗人运用了景物来表达弃妇的哀伤之情。
第六段写弃妇的后悔。诗人描述了弃妇的后悔心情:“记得初嫁君,小姑始扶床。”意思是说,回忆起当初嫁给他时,是小姑才刚刚扶着床学走路。这里,诗人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表现了弃妇对往事的回忆和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弃妇的悲惨命运的描写,展现了弃妇的痛苦、无奈、哀叹、后悔等复杂情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气和人情冷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