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叹清明在远乡,桐花覆水葛溪长。
家人定是持新火,点作孤灯照洞房。
诗句释义:
- 自叹清明在远乡 -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清明节日身处他乡的感慨和自我安慰。”自叹”意味着诗人在清明时节独自感叹自己不在他乡,而”清明”通常是一个与春天有关的节日,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 桐花覆水葛溪长 - 这句描述了清明时节的自然美景。”桐花”可能指的是桐树的花,而”覆水”意味着水面被鲜花覆盖,增添了一份生机和美丽。”葛溪”可能是一条小河或溪流,长意味着其长度。整体上,这两句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与美感的春日景象。
- 家人定是持新火 - 这句话表明家人可能在准备新的火种,用于照明。在古代,清明时节人们会用新火来祭祖和驱邪。这里的”新火”不仅指实际的火焰,还可能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 点作孤灯照洞房 - 这句话描述了家人为家中新婚夫妇点亮了一盏孤灯,象征着对他们新婚生活的祝福和期望。”孤灯”可能意味着这是唯一的灯光,强调了家庭的温暖和团聚。
译文:
我独自感叹着清明时节身在他乡,清明时节的景色美好,桐树花朵覆盖着流水,葛溪流淌着。家人一定正在准备新的火光,为我们照亮洞房。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清明节日自然风光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对亲情的珍视。诗中的每一句都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慨。特别是最后两句,既表现了家人对新婚夫妇的关心和祝福,又传达了诗人对团圆和幸福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