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子莫徒使,先教勤读书。
一朝乘驷马,还得似相如。
《题阙其二十九》是明代王世贞的一首作品,诗中通过养子和读书的重要性,以及一朝成名的典故来表达勤学苦练终将取得成功的主题。下面是对该诗的分析:
- 诗人简介:
- 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汉族,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
- “后七子”领袖之一,与李攀龙、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并称“后七子”,主张文坛复古主义,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倾向,倡导“实学”和“经世致用”。
诗词原文:
养子莫徒使,先教勤读书。
一朝乘驷马,还得似相如。关键词注释:
- 养子:养育的儿子。
- 徒使:白白地使用。
- 勤读书:勤奋学习。
- 驷马:四匹马拉的车。古代以四马驾车的车子为高级官员的代步工具。
- 相如:即司马相如,汉代著名辞赋家,以其才华出众著称。
- 诗词赏析:
- 首句“养子莫徒使”,表达了教育儿子不能只注重形式,要注重实际效果。这里的“养子”指的是养育的儿子,而“徒使”则表示白白地使唤,没有实质性的用途。
- 第二句“先教勤读书”,强调了勤奋学习的重要性。这里的“读书”不仅指传统的儒家经典,也包含了对知识的广泛学习和探索。
- 第三句“一朝乘驷马”,描绘了一朝成名的情景。这里的“乘驷马”象征着高官厚禄,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成功。
- 尾句“还得似相如”,则是对前一句的呼应,意在表达虽然能够成功,但终究还是不如司马相如那样才华出众。这里的“得”和“似”都是比较的意思,表达了一种超越和追求。
- 整首诗通过对养子和读书的描述,以及对成功的渴望和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知识的重视和对成功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于个人才能的认识和对历史人物的尊重。
这首《题阙其二十九》不仅是对教育和个人努力的颂扬,也是对历史名人的一种敬仰。它鼓励人们通过勤奋学习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同时也提醒人们要有自知之明,认识到自己的局限。王世贞通过这首诗展示了他的文学成就和思想深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