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江树秋,日日望江楼。
梦见离珠浦,书来在桂州。
不同鱼比目,终恨水分流。
久不开明镜,多应是白头。
【注释】
望行人:诗人在江边楼阁中遥望行人。
自从、日日:从早晨到晚上,一天天。
离珠浦:即珠浦,在今浙江省温州市境内。
书来:来信。
鱼比目:传说鱼不能相守,故有“比目鱼”之称。这里比喻别离的恋人。
分水岭:指河流与山岭相接的地方。
久不开明镜:长久地照看那明镜,意谓长时间地自悲自叹。
白头:指人已年长或头发变白。
【赏析】
这是一首写思妇的诗。开头两句写思妇对行人的望眼欲穿,日复一日的盼望;第三句写她梦中所遇,第四句写她的书信往来;第五句写她与行人分别后的痛苦和悲哀;最后两句写她的愁怀不释,以致白发丛生。全诗以景衬情,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把思妇的痴情苦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首联“自从江树秋,日日望江楼。”点题“望行人”,说明望的人是谁,为什么而望,为下文的抒情做铺垫。江树是秋天特有的景物,秋天的江边更添了几分萧瑟之感,因此诗人选择了江树秋来渲染气氛。
颔联“梦见离珠浦,书来在桂州。”诗人运用典故表达自己思念之情。“离珠浦”典出《汉书·地理志》,说浙江上流有珠山,山上有珠浦,浦口有石柱如牛,状若明珠,所以叫珠山。“桂州”,指桂林,广西的别称,也是古代的郡名。诗人梦寐中见到的是离珠浦的人,收到的是来自桂州的来信。这两句写出了自己与行人的远隔重洋,以及诗人对行人的思念之情。
颈联“不同鱼比目,终恨水分流。”“比目鱼”出自《庄子·外物》篇:“宋国有狙公者得陇西之美壤而豫畜之,暑旱雨潦,弗弃也,冀其自宜也。居数年,竟以为不智也,平诸农家而校蓄与之。”意思是说,比目鱼虽然形影不离,但一分开就各自游走,不能在一起生活。这里用来比喻诗人与行人分别后的相思之情。
尾联“久不开明镜,多应是白头。”诗人说自己久照那明镜而不能开颜,可见自己愁思之深。诗人用“白头”二字作结,表明自己因长期思念行人,以至于头发变白,形象地表达了自己的愁绪。
这首诗以望行人为线索,通过描写诗人对行人的思念之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妇女悲惨命运的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