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约人知惧,讼庭荒草生。
日高诸吏散,风到七弦清。
诗味匡山色,卧谙湓浦声。
柴桑已不远,何苦念前程。

【解析】

本诗是一首送别诗,写诗人对友人冯明府的劝勉。首联“政约人知惧”是说治理政事,人们知道有畏惧。“讼庭荒草生”是指诉讼案件多,官府里荒草长了,官吏们忙于办案而无暇顾及百姓疾苦。颔联“日高诸吏散”是说太阳高照的时候,那些官吏们都已经散去了。“风到七弦清”意思是说风吹到琴弦上,声音也变得清越了。颈联“诗味匡山色”,是说匡山的景色如诗一样美好。“卧谙湓浦声”是说在湓浦(今南昌市)时,熟悉那里的水声。尾联“柴桑已不远,何苦念前程”是说柴桑不远了,何必还要牵挂自己的前程呢。这两句话是诗人对朋友的规劝:你既然来到柴桑,就不要为前程担忧了。

【答案】

首联:“政约人知惧”“讼庭荒草生”是说治理政事时,人们知道有畏惧;诉讼案件多,官府里荒草长了,官吏们忙于办案而无暇顾及百姓疾苦。

颔联:“日高诸吏散”“风到七弦清”意思是说太阳高照的时候,那些官吏们都已经散去了,风吹到琴弦上,声音也变得清越了。

颈联:“诗味匡山色”“卧谙湓浦声”是说匡山的景色如诗一样美好,在湓浦时熟悉那里的水声。

尾联:“柴桑已不远,何苦念前程”意思是说柴桑不远了,何必还要牵挂自己的前程呢。这两句话是诗人对朋友的规劝:你既然来到柴桑,就不要为前程担忧了。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写诗人对友人冯明府的劝勉。首联“政约人知惧”是说治理政事,人们知道有畏惧;诉讼案件多,官府里荒草长了,官吏们忙于办案而无暇顾及百姓疾苦。“日高诸吏散”意思是说太阳高照的时候,那些官吏们都已经散去了。“风到七弦清”意思是说风吹到琴弦上,声音也变得清越了。

颔联:“诗味匡山色”“卧谙湓浦声”是说匡山的景色如诗一样美好。在湓浦时,熟悉那里的水声。

颈联:“柴桑已不远,何苦念前程”意思是说柴桑不远了,何必还要牵挂自己的前程呢。这两句话是诗人对朋友的规劝:你既然来到柴桑,就不要为前程担忧了。

尾联:“诗味匡山色,卧谙湓浦声”是说匡山的景色如诗一样美好,在湓浦时熟悉那里的水声。

这首诗语言平易通俗、质朴自然,但意境优美、韵味深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