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处亭台只坏墙,军营人学内人妆。
太平故事因君唱,马上曾听隔教坊。
注释:
处处亭台只坏墙:到处的亭台只有破败的墙壁。
军营人学内人妆:士兵们模仿宫内妇女的妆容。
太平故事因君唱:太平时期的典故由你演唱。
马上曾听隔教坊:在战场上也曾听过宫中的音乐。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军营生活和民间风情的诗歌,通过对军营与民间的对比,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冲突。
首句“处处亭台只坏墙”,描绘了军营中的景象。亭台作为古代建筑的一部分,代表着一种优雅、宁静的生活状态,而“只坏墙”则意味着这种状态已经荡然无存,只剩下一片废墟。这暗示了战争的残酷和对和平的渴望。
第二句“军营人学内人妆”,则揭示了军营中的风气。士兵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依然保持着一定的生活品质,他们学会了宫中妇女的妆容,以此来表达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然而,这种追求也反映出他们的无奈和悲哀。
第三句“太平故事因君唱”,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于和平生活的渴望。他用“太平故事”来代表和平时期的美好回忆,而“因君唱”则表示这些故事都是通过他这个角色来讲述的。这暗示了诗人希望能够用自己的力量来维护和平,为人民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最后一句“马上曾听隔教坊”,则描绘了诗人在战场上的经历。他曾在战场上听到过宫中的音乐,这些音乐虽然美妙动听,但却与他相隔遥远。这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也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反感。
整首诗通过描绘军营和民间的生活状态,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冲突。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为我们留下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