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春关路迥,暮雨细霏霏。
带雾昏河浪,和尘重客衣。
望中迷去骑,愁里乱斜晖。
惆怅家山远,溟蒙湿翠微。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武牢关遇雨》。
译文:
在武牢关遭遇到大雨,
春天的道路遥远,暮春细雨纷飞。
雾气弥漫河面上浪花起伏,
尘土沾满客人的衣裳。
望见远方的马匹消失在雨中,心中忧愁,
斜阳下乱云飞舞,让人感到迷茫和不安。
我惆怅地想起远在家乡山中的亲人,
朦胧中看见那潮湿的山色。
赏析:
首句“泽春关路迥”,描绘了一幅春天景色的画面。”泽春关路”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点,”路迥”则表达了道路漫长、曲折的特点。这里的“泽”字,可能是地名或自然景观,如湖泊、河流等。
第二句“暮雨细霏霏”,进一步描绘了雨景。”暮雨”指的是傍晚时分的雨,”细霏霏”形容雨丝细密而连绵不绝。这句诗通过描绘细雨纷纷的景象,为全诗营造了一种静谧、幽深的氛围。
第三句“带雾昏河浪”,描述了河水在雾气笼罩下的模糊景象。”带雾”指的是周围弥漫着雾气,使得远处的景色变得模糊不清。”昏河浪”则形象地描绘出河面上波浪起伏的景象,给人一种朦胧、迷离的感觉。
第四句“和尘重客衣”,描绘了客人因雨水而变得湿漉漉的衣服。”和尘”指的是衣服上沾满了尘土,”重客衣”则表达了客人因为淋湿而感到不悦的心情。这句诗通过描写客人的困境和心情,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第五句“望中迷去骑”,描绘了马儿在雨中消失的瞬间。”望中迷去骑”指的是在雨中视线模糊,无法看清马儿的身影,只能模糊地看到它逐渐消失在视线之外。这句诗通过描绘马儿的消失,营造出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
第六句“愁里乱斜晖”,描绘了斜阳下乱云飞舞的景象。这句诗通过描绘斜阳下乱云飞舞的景象,传达了作者内心的愁绪和不安。乱云飞舞的形象,也象征着作者心中的纷乱和迷茫。
最后一句“惆怅家山远,溟蒙湿翠微”,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惆怅”一词表达了作者心中的失落和无奈,”家山远”则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遥远距离感。”溟蒙湿翠微”描绘了远方山色的迷蒙和湿润,暗示了作者对家乡的眷恋之情。整首诗通过对武牢关遇雨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