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杰异固难驯,应变摧枯若有神。
夷甫自能疑倚啸,忍将虚诞误时人。
【注释】
天生:指天赋予的才能。
杰异:杰出的才能,特殊的才能。
摧枯:使枯木重新发芽,形容事物生机勃勃。
夷甫:指桓温。晋孝武帝时,桓温掌权,他自恃功高名重,对人傲然不恭,时人称之为“夷甫”。
倚啸:靠着栏杆而吹长啸,表示悠然自得。
虚诞:荒诞不实。
【赏析】
这首诗是咏叹桓温才德非凡、不可驾驭,同时又感叹他不能体察时代潮流,从而贻误国家大事的。诗一开篇就写其难于驭制。“天生”两句说桓温天赋奇才,难以驯服;又因他能够化腐朽为神奇,故能应变无穷。接着诗人笔锋一转,以桓温自诩的“夷甫”来衬托桓温。“夷甫”二字是借用典故。《晋书·桓温传》记载:“桓温既为都督荆、江二州,镇武昌,甚有盛名。时谢安在西,遣子弟与客往诣之,俱言温猛志士也。”桓温以此自豪,并称自己为“夷甫”。这里作者运用这一典故,暗喻桓温自以为了不起。下面两句,诗人用反语的方式,指出桓温虽有超人的本领,但却不懂得顺应时代潮流,因而不能为国家出力。这是诗人对于桓温的批评和规劝。全诗语言平易流畅,但含义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