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馀年车马客,无人相送到崖州。
【注释】:
南窜途中感愤(一作“初到天涯”。)
十五馀年(一作十五年。):指诗人从十五岁开始就离家远行,至今已有十五年了。
车马客:指诗人本人。
崖州:今属广东,地处海南岛。
【赏析】:
此诗为唐宪宗元和五年(800)作者被贬为崖州司马后所作。当时诗人在流放途中,触景生情,写下这首诗来抒发自己的悲愤之情。
全诗共四句,首句“十五年”概括了诗人被贬的时间,次句写自己无亲人送别,第三句写路途遥远,第四句写因遭贬而感到的愤懑不平。
开头两句“十五有余年”,“余”与“有”同义,是说诗人离开家乡已经十五年了。“十五有余年”,表明了诗人长期在外的漫长岁月。诗人用一个“余”字,把时间说得无限延长,表现了自己对故乡之久违、对家人之怀念。
中间两句“无人相送到崖州”,点出了自己被贬的原因。“无人相送”一句看似平常,实际上却蕴含着深沉的怨愤。一方面,诗人自认为有才能,应该受到重用;另一方面,朝廷却把他贬到边远荒凉的海岛上去。“无人相送”的怨愤之情,实际上是对当时朝廷政治腐败、奸佞当道的一种强烈控诉。
末句“路长难及家”,既是对自己处境的感叹,也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揭示。在封建社会里,忠臣孝子往往因为直言进谏而遭到贬谪。诗人用“路长难及家”这一形象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因遭贬而被流放到边远之地的悲愤心情。他希望朝廷能够采纳他的建议,使国家兴旺发达;同时也希望家乡的人们能够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诗人只能带着满腔的愁绪,踏上了漫长的贬所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