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史幽栖地,林间踏凤毛。
洑流何处入,乱石闭门高。
客醉挥金碗,诗成得绣袍。
清秋多宴会,终日困香醪。

【注释】

崔驸马:指唐代名相张九龄的侄儿,字子固,封博陵郡王。山亭宴集:指在山上亭子举行宴饮。萧史:传说中善于吹箫的仙人。幽栖地:隐居处。凤毛:凤凰羽毛。洑(fù):急流的水。入:流入。乱石闭门高:形容山峰陡峭,岩石重叠,门高而峻。客醉挥金碗:客人醉酒后,挥舞金碗。诗成得绣袍:指作一首诗就能得到绣有龙鳞的官服。清秋多宴会:秋天天气凉爽,适合宴会。终日困香醪(láo):整天喝着美酒却感觉不到醉。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秋日山亭宴会的诗。开头两句写诗人与崔驸马等文人雅士于山林之中相聚,饮酒赋诗,气氛轻松愉快。“林间踏凤毛”一句以“凤毛”比喻文士之才气,形象地描绘出他们在山林间畅游、吟咏的情景。“洑流何处入,乱石闭门高”,这两句是说,他们顺着湍急的溪水进入深山,攀登险峰,到达崔驸马的山居之地。这里,诗人运用了夸张、比喻手法,生动地表现了山居地势险要、环境清幽的特点。接下来四句,则进一步描写了宴会中的盛况。“客醉挥金碗”,“客”即指崔驸马等人,他们酒酣耳热之际,挥舞着金色的酒杯,尽情欢饮。“诗成得绣袍”一句,则是指他们作一首诗,就能够得到绣有龙鳞的官服,显示了他们的才华和地位。结尾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这次山亭宴会的感受:“清秋风露凉如水。”秋天天气凉爽,适合宴会,但整首诗中没有提及任何有关秋天的景物描写,而是着重表现了山居的清幽和宴会的欢乐气氛。

全诗以简洁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描绘了一幅山居宴饮的图画,通过描绘宴会上的盛况,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