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云轩槛夏疑秋,下视西江一带流。
鸟簇晴沙残照堕,风回极浦片帆收。
惊涛隐隐遥天际,远树微微古岸头。
祇此登攀心便足,何须个个到瀛洲。
【解析】
此诗为作者于宣城任上所作。诗人在《贵池亭》一诗中,用“倚云轩槛夏疑秋”一句写贵池亭的景色:夏日登高凭栏,只见云影缭绕,似乎已到初秋时节;又见西江水波滚滚,一直流到天际,给人以壮阔的感觉。这两句是说:站在贵池亭上,倚着轩边的栏杆,眺望四周,觉得夏日的阳光也好像到了深秋一样。诗人以“倚云轩槛”为起兴之笔,点明题旨。接着用“下视西江”两句进一步渲染景物。这里,诗人的视线由远而近,从整体到局部,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江流曲折,东注大海,江水滔滔,势不能挡,两岸晴沙,鸟群纷飞,一派大江奔流、气势恢宏的景色。“片帆收”,则见西江水势浩大,江面宽阔,帆樯相接,一片风平浪静,宁静安谧。
后四句写贵池亭上的远景和江边远景。“惊涛隐隐遥天际,远树微微古岸头”,这两句是说:远远地看到,江面上水波激荡,犹如隐伏的波浪,隐隐约约出现在天际。江岸远处,树木苍翠欲滴,仿佛是古代遗留下来的。“惊涛”“隐”二字用得好,写出了江水的奔腾澎湃之势,同时也表现出江水的壮丽。“隐隐”二字用得好,写出了江面的广阔。“远树”二字用得好,写出了江岸边树木的茂密。“古”一字用得好,写出了江岸树木的古老。
最后两句:“祇此登攀心便足,何须个个到瀛洲。”这两句是说:在这里登上山去攀登一下,就觉得很满足了,用不着再去那蓬莱仙岛了。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眼前的景色已经足够欣赏了。
【答案】
贵池亭
①倚云轩槛夏疑秋, ②下视西江一带流。③鸟簇晴沙残照堕,④风回极浦片帆收。⑤惊涛隐隐遥天际,⑥远树微微古岸头。⑦祇此登攀心便足,⑧何须个个到瀛洲。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贵池亭的秀丽风景。首联先从高处写贵池亭的景色;颈联再从江边远景写贵池亭的景色;尾联再从登临贵池亭所见的景色来写。
这首诗前六句都是对贵池亭景色的描写。诗人在《贵池亭》一诗中,用“倚云轩槛夏疑秋”一句写贵池亭的景色:夏日登高凭栏,只见云影缭绕,似乎已到初秋时节;又见西江水波滚滚,一直流到天际,给人以壮阔的感觉。这两句是说:站在贵池亭上,倚着轩边的栏杆,眺望四周,觉得夏日的阳光也好像到了深秋一样。诗人以“倚云轩槛”为起兴之笔,点明题旨。接着用“下视西江”两句进一步渲染景物。这里,诗人的视线由远而近,从整体到局部,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江流曲折,东注大海,江水滔滔,势不能挡,两岸晴沙,鸟群纷飞,一派大江奔流、气势恢宏的景色。“片帆收”,则见西江水势浩大,江面宽阔,帆樯相接,一片风平浪静,宁静安谧。
后四句写贵池亭上的远景和江边远景。“惊涛”“隐”二字用得好,写出了江水的奔腾澎湃之势,同时也表现出江水的壮丽。“远树”二字用得好,写出了江岸边树木的茂密。“古”一字用得好,写出了江岸树木的古老。
最后两句:“祇此登攀心便足,何须个个到瀛洲。”这两句是说:在这里登上山去攀登一下,就觉得很满足了,用不着再去那蓬莱仙岛了。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眼前的景色已经足够欣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