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树康庄内,清川巩洛间。
坛分中岳顶,城缭大河湾。
广殿含凉静,深宫积翠闲。
楼齐云漠漠,桥束水潺潺。
过雨柽枝润,迎霜柿叶殷。
紫鳞冲晚浪,白鸟背秋山。
月拜西归表,晨趋北向班。
鸳鸿随半仗,貔虎护重关。
玉帐才容足,金樽暂解颜。
迹留伤堕屦,恩在乐衔环。
南省兰先握,东堂桂早攀。
龙门君夭矫,莺谷我绵蛮。
分薄嵇心懒,哀多庾鬓班。
人惭公干卧,频送子牟还。
自睹宸居壮,谁忧国步艰。
只应时与醉,因病纵疏顽。

碧树康庄内,清川巩洛间。

坛分中岳顶,城缭大河湾。

广殿含凉静,深宫积翠闲。

楼齐云漠漠,桥束水潺潺。

过雨柽枝润,迎霜柿叶殷。

紫鳞冲晚浪,白鸟背秋山。

月拜西归表,晨趋北向班。

鸳鸿随半仗,貔虎护重关。

玉帐才容足,金樽暂解颜。

迹留伤堕屦,恩在乐衔环。

南省兰先握,东堂桂早攀。

龙门君夭矫,莺谷我绵蛮。

分薄嵇心懒,哀多庾鬓班。

人惭公干卧,频送子牟还。

自睹宸居壮,谁忧国步艰。

只应时与醉,因病纵疏顽。

【注释】

碧树:绿树。康庄:宽广平坦的官道。清川:清澈的河水。巩洛:指今河南省洛阳市,古称“洛邑”。内:以内地为家。

坛:指祭天之所,即太庙。坛分中岳顶:指太庙之顶有中岳神主。城缭大河湾:指洛阳城的周围被黄河环绕。广殿:广大的殿堂。含凉静:凉爽安静。深宫:指宫中的宫殿。积翠闲:积满苍翠的庭院。

楼:指皇宫中的楼阁。齐云漠漠:指楼阁高耸入云。桥:指洛阳城周围的桥梁,束水潺潺:水流声如丝般细碎。过雨:指经过风雨之后。柽枝:一种树木。润:滋润。

紫鳞:紫色的鱼。冲晚浪:逆流而上。白鸟:白色的鸟。背秋山:飞越秋天的山峦。

月拜:指月亮照耀下的影子。西归表:指皇帝向西行祭礼的表文。晨趋北向班:清晨向北方行礼的行列。半仗:一半的仪仗。貔虎: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这里借代军队。重关:重要的关口。玉帐:指皇帝所坐的车驾。玉帐才容足:只有车驾能容纳脚部。金樽:指酒器。暂解颜:暂时展颜。

迹留伤堕履:《汉书·王吉传》说,王吉曾因失足落履,皇上赐给他衣服,他推辞不肯接受,说:“臣幸得以不辱于前,即使加赐,也不足以为荣。”这里用这个典故来比喻自己的地位。伤堕履:因受宠遇而感到伤心,以至落履受伤。

恩在乐衔环:指感激皇上对自己的恩惠,就像衔挂着玉环一样。

南省:指尚书省,位于皇宫南部。兰先握:指兰菊之类花卉首先开放。东堂:指朝房(朝见官员议事的地方)。桂早攀:指桂花提前开花。龙门:指龙门县,今属河南省。君夭矫:指龙腾跃的样子。莺谷:指鸣莺成群的山谷,这里泛指春天的景象。绵蛮:形容景色美丽。

分薄:情义浅薄,不深厚。嵇心:指嵇康的心志,即傲岸不平的心志。懒:懈怠。公干:指阮籍,字公幹,竹林七贤之一。子牟:指张华,字子牟,竹林七贤之一。

自睹:亲自看到。宸居:帝王居住之处。壮:壮观。谁忧:担心谁?国步艰:国家的前途艰难。只应:只应当。时与:时常与……在一起。醉:指饮酒。纵:放任,任凭。病、慵:皆指身体衰弱。

【赏析】

此诗是唐代诗人崔曙所作,作于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年)中秋节时。当时作者正在长安参加科举考试。这首诗是作者应试的作品,也是一首咏物诗。全诗以景为主,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命运的关注和忧虑之情。

首联“碧树康庄内,清川巩洛间。”写诗人看到康庄大道上的碧树和巩洛江边的清泉,感叹国家繁荣昌盛。颔联“坛分中岳顶,城缭大河湾。”写祭天之地分立在中岳山顶上,城墙环绕着黄河大弯。颈联“广殿含凉静,深宫积翠闲。”写广阔的殿堂里清凉宁静,深深的宫殿里郁郁葱葱。尾联“过雨柽枝润,迎霜柿叶殷。”写经过雨水后的柽树枝条显得更加湿润,迎着寒霜的柿子叶子变得又厚又红。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命运的深深忧虑。诗人看到康庄大道上的碧树和巩洛江边的清泉,心中充满了对国家的繁荣昌盛的美好期望。然而,当他看到祭天之地分立在中岳山顶上,城墙环绕着黄河大弯时,不禁感到忧虑。因为这样的盛世景象并不能代表国家的真正实力。因此,诗人将目光转向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在颈联中,诗人通过对广阔殿堂里清凉宁静和深深宫殿里郁郁葱葱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美好愿景。这种愿景不仅体现在自然景观之中,更体现在人们的精神风貌上。诗人认为,只有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中,才能实现真正的政治清明和社会稳定。

尾联中,诗人通过对过雨后柽树枝条显得更加湿润和迎着寒霜的柿子叶子变得又厚又红的描述,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希望和期待。这些景物的变化虽然只是细微之间,但却蕴含着深刻的寓意。诗人通过这些微小的变化来暗示国家的未来发展,表达出他对国家的深切关怀和美好祝愿。

诗人还通过对比手法来突出自己的情感和立场。他在颈联中通过对广殿和深宫之间的对比,强调了自己对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追求。同样,在尾联中他也通过对过雨后的情景和迎霜的柿子叶子进行对比,进一步凸显了自己对国家未来的关注和担忧。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情感的表达,成功地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命运的深深忧虑和关切之情。同时,诗人也借助这些景物和情感的表现方式来传达自己的思想观念和文化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