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处烟霞九处昏,一回延首一销魂。
因凭直节流红泪,图得千秋见血痕。

【注释】

九处:指代九曲山,是作者任永州司马时所居之地。烟霞:指山中景色,多指山水之美。昏:昏暗,迷蒙。延首:仰头远望。销魂:形容因愁苦而神魂颠倒,这里指极度悲哀。流红泪:眼泪如血般流淌。图得:为了。见血痕:指在九曲山中留下了深深的足迹和印记。

【赏析】

此为咏怀诗,写于唐德宗贞元四年(788)诗人离永州赴江陵途中,途经九曲山作此诗以自慰。

起句“九处烟霞九处昏”,点出题旨,即九曲山的美景,也暗示了作者对家乡的眷恋之情。次句“一回延首一销魂”,写自己站在九曲山的高处,极目四望,久久地眺望着远方,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忧愁和思念。这种情绪一直持续到了最后一句“因凭直节流红泪,图得千秋见血痕”。这句中的“凭直节”可以理解为凭借正直的品格,也可以理解为依靠自己的力量,而“流红泪”则形象地描绘出了作者因思乡而流泪的情景。同时,“图得千秋见血痕”又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希望用自己的努力,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深刻的印记。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描写九曲山的美景以及自己在山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领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