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属木,风自震方来。
才起微微声不大,终无祸福不须猜。
疑虑却成灾。

【注】兵要望江南,是古代的一种兵书,其内容为:东南有烽火台,西北有狼烽台。东北有雁门障,西南有铁桥塞。

震:地震。

微微:轻微的声音。

终无祸福不须猜:指天机不可预知,没有祸福之分。

疑虑:多疑,多思虑。灾:祸。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小诗,以风来比喻人的思绪和行为。全篇运用对偶、拟人、比喻等手法,形象描绘了“风”的性情和特征,表现了作者对世事的洞明与超脱。

首句写风从震方来。震,即地震,古人认为万物生长皆由阴阳二气所化,而阴气主静,阳气主动,故万物生之始皆有阴阳之气相生相克,形成天地万物的生生不息。震方即东方,因为东方属木,木性主生发,所以风从震方来。

第二句写风声细微,并不大作。风虽无声,但它却能带动万物生灭,所以风虽细微,也非善类所为,因此人们对此常常产生疑惑。

三、四两句写人们对此产生疑惑后的种种猜测。由于风无形,人们无法看到它的踪迹,因而只能凭感觉猜测它的方向,于是便产生了许多猜测,如“东”、“西”、“南”、“北”等等。但无论怎么猜测,都没有结果。这一句是对“风自震方来”的具体解释,同时也暗含着作者的哲理思想——万事都有因果循环的道理,人们不能因一己之见就妄下结论,否则将导致误解和猜疑。

最后一句写人们的疑惑最终会酿成灾祸。这里的“灾祸”并非指自然灾害,而是指人心的灾难。因为人们在猜测风的时候,往往过于执着,甚至到了迷信的地步,一旦出现风吹草动,就会联想到各种吉凶祸福,这种无端的猜疑不仅给自己带来麻烦,也会给他人带来困扰。因此作者说:“疑虑却成灾。”这句诗既表达了作者对人们猜疑的担忧之情,也为下文的启示埋下伏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