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发日,旗后有乌鸣。
此是天教吾得胜,令禽先报我公卿,将士尽欢欣。
【注释】:
鸡声闹 其三十四:诗篇中说,“日出东南隅(即鸡鸣),鸡唱三遍,天下人皆睡。”这是诗人的自比。意思是说自己虽然在战乱之中,但还能像平时一样,按时起床、吃饭,甚至吟诗作赋。“兵发日”,指战争开始的日子。“旗后有乌鸣”,是说军队出发时,乌鸦先叫。“此是天教吾得胜,令禽先报我公卿,将士尽欢欣”,意思是说,这是上天让我取得胜利的征兆,让鸟雀先报告我的将军和朝廷官员们,使将士们欢欣鼓舞。
译文:
太阳刚露出地平线,鸡就开始打鸣,士兵们已经出动了!
这是上天赐给我的胜利征兆,让鸟儿首先告诉我将军和朝廷官员们,将士们都会高兴得跳起舞来!
赏析:
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爆发后不久,当时作者正在长安任右拾遗、监察御史。由于安禄山与史思明发动叛乱,唐朝政府被迫放弃两京,长安陷落。于是,唐玄宗逃往四川,李隆基即位为帝,改元至德。这时杜甫也随驾到了凤翔。在这段时间里,他目睹了叛军攻城略地、烧杀抢掠的残酷暴行,亲耳听到了叛军的凶残号令,亲眼看到了唐军的溃败,内心极为愤慨。但是,由于他身为朝廷大臣,不便直言,只好借《鸡鸣》诗来抒发自己的感慨。
“日出东南隅”句是说,太阳刚刚从地平线上升起来,鸡就打起了鸣。这一句是说,自己虽在动乱之中,但却能像往常一样按时起床、进餐、读书、写作,没有因为战乱而改变生活规律。“旗后有乌鸣”一句是说,军队出发后,乌鸦就先飞起来啼叫。这一句是说,自己虽在战乱中,但还能得到上天的保佑,让鸟儿提前告诉朝廷将官们战事的情况。“此是天教吾得胜,令禽先报我公卿,将士尽欢欣”两句是说,这都是上天赐予自己的胜利,使得鸟儿都先飞去告诉朝廷的将帅们,使将士们都欢欣鼓舞。
全诗语言平易浅近,感情真挚热烈,充分体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忧国忧民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