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人但溺栏中水,午子须分艮畔金。
若教特进重张弩,过去将军必损心。

诗句逐句释义:

  1. 马拯闻衡山祝融峰僧寺食堂内土偶吟诗。
  • 注释:马拯听说在衡山的祝融峰僧寺食堂内发现了一个土偶(木偶),并对其吟诵了一首诗。
  • 译文:马拯听到有人在衡山的祝融峰僧寺食堂内发现了一个土偶,于是吟诵了一首诗。
  1. 寅人但溺栏中水,午子须分艮畔金。
  • 注释:这句话描述的是某个人在寅时(古代计时法中的一天之始)溺死于栏中水流,而“午子”指的是时间的午时(古代计时法中的一天之中的正午时分)。这里暗示着某种与时间、五行(金木水火土)或方位相关的情况。
  • 译文:有人在某个时辰(寅时、午时)溺死于栏中水流,需要将“艮畔金”(即八卦中的艮卦所代表的位置或元素)进行分配和处理。
  1. 若教特进重张弩,过去将军必损心。
  • 注释:这句话是在假设一种情况,如果让一位地位极高的官员(特进)重张弩弓,那么那位过去的将军(指历史上的一个武将)肯定会感到不安或担忧。
  • 译文:假设让一位地位极高的官员重张弩弓,那么那位过去的将军肯定会感到不安或担忧。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寅人”和“午子”的提及,以及“特进重张弩”和“过去将军”的比喻,传达了一种对权力、命运和个人命运交织的深刻思考。通过这些意象,诗人似乎在暗示,无论是个人的命运还是国家的命运,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往往难以预测和控制。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命运无常和人生多变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