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色无因饶锦绣,馨香惟解掩兰荪。
那堪更被烟蒙蔽,南国西施泣断魂。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

“牡丹”是全诗的线索,也是全诗的中心。“颜色无因饶锦绣,馨香惟解掩兰荪”,诗人从色彩和香气两个角度来写牡丹。色彩上说“无因饶锦绣”即没有像锦绣一样的颜色,但牡丹却有其独特的美丽,“馨香”是它的特点,“惟解掩兰荪”则说明它的馨香能掩盖兰草和荪草的香气。这两句诗用反诘的语气强调了牡丹的美丽,同时也暗示出作者对牡丹的倾慕之情。“那堪更被烟蒙蔽,南国西施泣断魂”则是诗人对牡丹的赞美与向往的进一步升华。这里,诗人把牡丹比喻为南朝美女西施,将牡丹的美貌喻为西施的美色,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泣”字,写出了对牡丹的深深倾慕之情。最后一句“南国西施泣断魂”,更是将牡丹的绝美比作西施的绝世之美。“南国西施泣断魂”这句诗中,诗人将南国美人(指王昭君)拟人化,用“泣断魂”这个典故来表现对南国美人的赞美。在古代文人眼里,南国美人代表的是美好和纯洁,而美丽的事物往往容易使人联想到美好的感情。因此,这句诗中的“南国西施泣断魂”既表达了对牡丹的喜爱之情,也暗含了对南国美人的倾慕之意。

【答案】

牡丹

颜色无因饶锦绣,馨香惟解掩兰荪。

那堪更被烟蒙蔽,南国西施泣断魂。

译文:

牡丹没有像锦绣一样的花颜色,但却有芬芳的香气可以掩盖兰草和荪草的芳香。

哪堪受烟雾的遮蔽,南国的西施也会伤心流泪,流下断肠之泪。

赏析:

此诗借咏牡丹以抒怀情意。首句起兴,“无因”二字点明题旨,牡丹虽艳丽,却没有锦绣般的颜色;次句承上启下,“惟解”二字突出了牡丹的特点,即只有芬芳的香气才能掩盖兰草和荪草的芳馥。前四句先写牡丹本身的特点,后两句再写牡丹给人的美好印象,由表及里,层层深入地刻画了牡丹的形象。“那堪更被烟蒙蔽”句中一个“更”字突出了牡丹的娇艳,而“烟蒙蔽”三字则突出了牡丹的娇艳。“南国西施泣断魂”一句,更是将牡丹的绝世之美比作西施的绝世之美。

牡丹作为主题形象,被诗人反复吟咏。诗人通过咏叹牡丹,寄托了自己对人生短暂、世事难料的慨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