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僮晓拂鞍,归上大茅端。
薄俸虽休入,明霞自足餐。
暗霜松粒赤,疏雨草堂寒。
又凿中峰石,重修醮月坛。
【注释】
- 送人罢官归茅山:指送别一位官员归隐茅山。
- 呼僮晓拂鞍,归上大茅端:叫仆人早晨整理好马鞍,回到茅山的住所。
- 薄俸虽休入;明霞自足餐:我微薄的俸禄虽然不入官署,但天边的彩霞足以充饥。
- 暗霜松粒赤,疏雨草堂寒:夜来冷露打湿了松树的果实,细雨又使草堂显得清冷。
- 又凿中峰石,重修醮月坛:重新开凿中峰岩石,修整醮月神坛。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友人归隐茅山时所作,诗人在临别之际,对朋友寄予厚望。诗中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以及自己对仕途生活的看法。
首句“呼僮晓拂鞍”,写诗人早起为好友准备马匹、准备上路的情景。清晨,诗人早早地起来,呼唤仆人为他准备好马鞍,然后才踏上归途。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颔联“归上大茅端”,“上”指登高,“大茅端”即大茅山之巅。这两句诗表达的意思是说,即使我微薄的俸禄不能入官署,但我仍能登上大茅山之巅欣赏美景。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山水风光的热爱。
颈联“暗霜松粒赤,疏雨草堂寒”,描写的是夜晚的景象。夜幕降临,寒风吹过,松树的果实被霜打后呈现出红色,而草堂则因细雨而显得清冷。这两句诗通过描绘夜晚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尾联“又凿中峰石,重修醮月坛”,意思是说,我又在中峰岩石上开凿了新的洞穴,并且重新修整了醮月神坛。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宗教信仰的执着追求和对自己信仰的虔诚态度。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之作,诗人通过对友人归隐茅山的描写,表达了对仕途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以及对宗教信仰的执着追求。全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