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长在境长新,寂寞持竿一水滨。
及得王师身已老,不知辛苦为何人。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赏析即可。

本诗的首句是全诗的主旨句,意思是:青山长在,故人已去,而新亭仍在;我持竿垂钓于此,却感到十分寂寞。“青山长在”“寂寞持竿一水滨”两句,写景寓情,诗人以青山长在来反托自己功成身退之志,以寂寞持竿来表达自己功成身退后的落寞与孤独。第三句的意思是:等到得报君王知遇之恩,已经老了,不知这辛苦是为了谁而付出?“及得王师”“不知”两句,写诗人在朝廷得到重用后,又回到乡野,感到人生苦短,功成身退。尾联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功成身退后所得到的报酬的怀疑和不解。

【答案】

太公庙

青山长在境长新,寂寞持竿一水滨。

及得王师身已老,不知辛苦为何人。

赏析:

首句“青山长在”,意即故人虽逝,青山依然。作者自注曰:“予昔年作《赤壁赋》,记舟次游赤壁诸山,有‘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之说。”“青山长在”一句正是化用其文句。“寂寞持竿一水滨”,则点出“青山长在”的具体环境。这里“一水”指长江,诗人曾于汉末避乱荆州,居临江(今属湖北省),故称“一水”。诗人以“青山”为背景,描绘了一幅“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的图画,表现了作者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

颔联“及得王师身已老,不知辛苦为何人?”,是全诗的主旨所在。《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中记载:“先主既定益州,分豫州西阳、永安、汉中、巴东郡为益州,治成都。”刘备平定益州之后,于208年春派关羽进攻曹操,大获全胜。同年秋,又从曹魏手中夺得荆州,并命关羽率军驻守荆州。公元214年,刘备病故于白帝城。这时关羽正在攻打樊城。刘备去世后,他的儿子刘禅继位,封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公元223年,刘备死后,孙权乘诸葛亮北伐之机,发动夷陵之战,蜀军惨败,刘备的儿子刘禅被迫投降,诸葛亮被召回成都。至此,三国鼎立的局面结束。公元229年,刘备之子刘禅正式登基,是为蜀汉后主。公元263年,晋朝灭吴,统一全国,三国时期结束。刘备在临终之前,曾嘱咐儿子刘禅要勤勉政事、不忘百姓。但是,当刘禅即位之后,他却荒淫无道,宠信宦官黄皓,不理政事。公元263年,司马昭亲自带兵伐蜀,蜀军战败。次年,刘禅投降。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写成的。诗人在这里借史实来抒发自己功成身退后所产生的感慨。

“及得王师身已老”,意思是说:等到得到国家的重用,自己已经老了。“不知辛苦为何人!”意思是说:不知道这些辛勤的努力到底为了什么!这是诗人对国家政治腐败的强烈不满和愤慨之情的宣泄,同时也是对自己晚年隐居生活的无奈和悲凉的感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