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将德化欲销兵,长笑长平恣意坑。
更想太丘行小惠,何如言下济群生。

以下是对《七言记德诗三十首谨献司徒相公其二十七降寇》的逐句释义、译文、注释以及赏析:

诗句释义与译文

唯将德化欲销兵

  • 解释:只有通过德行教化才能消弭战争。
  • 译文:只有通过德行的教化,才能消除战争。

长笑长平恣意坑

  • 解释:长久的嘲笑,任由秦国在长平坑杀四十万赵军。
  • 译文:长期地嘲笑,任由秦国在长平无差别地坑杀四十万赵国士兵。

更想太丘行小惠

  • 解释:希望效仿孔子(太丘)那样施行小恩小惠。
  • 译文:希望效仿孔子(太丘),施行小恩小惠。

何如言下济群生

  • 解释:不如在言语之中就施以救济,让众多百姓受益。
  • 译文:不如在言语之中就施与救济,让众多百姓受益。

注释与解析

1. 唯将德化欲销兵

  • 解释:只有通过高尚的德行来达到战争的消除。
  • 解析:此句表达了作者认为,战争的结束依赖于道德力量的提升和普及,而非武力。

2. 长笑长平恣意坑

  • 解释:嘲笑长平之战的残酷与无道。
  • 解析:通过“长笑”,诗人讽刺了秦朝统治者的残暴和不义。

3. 更想太丘行小惠

  • 解释:希望学习古代圣贤如孔子那样,施行微小的恩惠。
  • 解析:“太丘”代指孔子,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古代贤者的尊敬及模仿其德行的愿望。

4. 何如言下济群生

  • 解释:不如直接通过言语传达正义与仁爱,救助民众。
  • 解析:此句强调了言辞的力量,指出通过言语传递善良和正义比实际行动更为有效。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战争与和平的反思,提出了一种理想中的治国理念——通过德治而非暴力来实现国家的安定。诗人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对圣贤行为的借鉴,呼吁统治者应以德治国,用仁爱之心去安抚人民,而非诉诸武力。这种思想体现了唐代诗人崔致远对于国家治理的深刻思考,也反映了儒家思想在当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