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渚逢游客,瞿塘上去船。
峡深明月夜,江静碧云天。
旧俗巴渝舞,新声蜀国弦。
不堪挥惨恨,一涕自潸然。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与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要注意诗句中重要词语的提示作用和景物形象的作用。本诗首句“鄂渚逢游客”中的“鄂”是湖北的意思;第二句“瞿塘上去船”中的“瞿塘”是地名,在今重庆市奉节县;第三句“峡深明月夜”中的“峡”指的是三峡;第四句“江静碧云天”中的“江静”指长江水波平静,没有波浪;第五句“巴渝舞”中的“巴渝”,即古代巴蜀之地,这里特指四川一带的民间歌舞;第六句“新声蜀国弦”中的“新声”指蜀地的音乐。
【答案】
①首句中的“鄂渚”“游”,点明送别的地点;②“上船”,暗示离别之情;③“明月夜”,“碧云天”,渲染了一种凄凉悲愁的氛围,为下文写离别之情作铺垫。④“巴渝舞”“蜀国弦”,点出离别时的情景,也暗含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⑤尾联“挥惨恨,一涕自潸然”,表达了对友人依依惜别的情感。
译文:
在鄂州(今湖北武昌)遇到了来旅游的客人。乘船从瞿塘(位于重庆奉节)出发。三峡之中月色皎洁,江面一片宁静。古老的民间歌舞,如今只能在蜀国传唱。面对这令人伤感的情形,我不禁泪湿衣襟。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之作。首句点明了送别的地点,第二句暗示了离别之情。第三句渲染了一种凄冷的气氛,为下文写离别之情作了铺垫。第四、五句描绘了分别时的景象,也为下文写了朋友的离情别绪作了铺垫。最后两句写离别之情。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友人依依惜别的情感。全诗以“送杨秀才游蜀”为题,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的心情,抒发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