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发百中技,长杨献赋年。
丹枝如计分,一箭的无偏。
文物兵销国,关河雪霁天。
都人看春榜,韩字在谁前。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送韩蜕秀才赴举》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送别诗。全诗八句,前四句写韩生才华出众;后四句写其赴京应试。
其一,“百发百中技”,用典。百发百中的技艺,指射箭技术高超。“长杨”为汉武帝时建章宫名。“献赋年”即少年时期。“丹枝”代指柳树。“计分”,以分取之。这里指科举考试中榜有如射箭中的一般准确。
其二,“一箭的无偏”,用典。“一箭的无偏”出自《汉书•东方朔传》,东方朔在汉武帝面前学射箭时,说:“臣闻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据数以争,难免角抵之辩。案法以攻,不免刑名之家。听言而动,不免是非之说。”汉武帝称赞他“一箭之问,固穷矣”。后来,东方朔又以同样的话去劝谏汉武帝,但结果适得其反。“的无偏”意为公正无私、毫不偏斜。
其三,“文物兵销国,关河雪霁天”二句,写景。“文”指文化典籍,“武”指武功车书。“关河”指关塞山河,泛指南北边疆,借指国家。这里暗寓国家危乱,百姓凋敝之意。“雪霁天”,天放晴了,雪停日出,天气转晴。这两句意思是:国家的战祸已消除,边关的积雪已融化,天空放晴,大地回春,天下太平了。
其四,“都人看春榜,韩字在谁前”二句,写景抒情。“都人”代指京城人士。“春榜”指科举考试中选之人的名单。“韩字”指韩秀才的名字。“前”指前面。这两句意思是:朝廷的人们都来看春天新考中的进士名录了,可是韩秀才的名字不在名单上。这是诗人对韩秀才的关切之情。
【答案】
①百发百中技,长杨献赋年。②丹枝如计分,一箭的无偏。③文物兵销国,关河雪霁天。④都人看春榜,韩字在谁前。译文:百发百中的本领,是在少年时期就显露出来的。就像柳枝上的嫩芽一样,没有一点偏差。国家战争平息了,边关大雪融化了,天空放晴了,大地也恢复了生机,天下已经太平了。京城的人们都在看春天考试的新名单,可是韩秀才的名字却还在最后面。赏析:此诗首联写韩秀才才情横溢,技艺高强,在射箭比赛中一举成功,中得第一。颔联写他参加高考取得优异成绩,被录取进朝为官。颈联写国家安定,人民安居乐业,天下太平。尾联写京城的人都来观看春天新考中的进士名单,可是韩秀才的名字却还排在后面。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友人韩秀才的深切关怀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