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寺楼台对夕阴,淡烟疏磬散空林。
风生寒渚白蘋动,霜落秋山黄叶深。
云尽独看晴塞雁,月明遥听远村砧。
相思不见又经岁,坐向松窗弹玉琴。

【注释】

萧寺:指萧寺山中的寺庙。

夕阴:夕阳的余晖映照着山间树木。

淡烟疏磬散空林:傍晚时分,山林间弥漫着淡淡的烟雾,稀疏的钟声飘荡在空中。

风生寒渚白蘋动:秋风拂过寒冷的沙洲,白草随风摇曳。

霜落秋山黄叶深:秋天的山中,树叶已经变得金黄,落叶堆积得很深。

云尽独看晴塞雁,月明遥听远村砧:当天空中最后一抹云彩消散后,我独自欣赏着晴朗天空中飞过的大雁;月光明亮时,我远远地听到了远处村落里的砧石声。

相思不见又经岁,坐向松窗弹玉琴。

相思(chán xīn):思念远方的人或事物。

又经岁:又过了一年。

坐向松窗弹玉琴:我在松木的窗户前弹奏着玉琴。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写景诗,描绘了秋天山寺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萧寺楼台对夕阴”,描写了山寺的楼台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美丽。接着,“淡烟疏磬散空林”描绘了山林间的烟雾和钟声,给人一种宁静、安详的感觉。

颔联“风生寒渚白蘋动,霜落秋山黄叶深”,进一步描绘了秋天山林的景象。风在寒水之上吹拂,使白苹(一种水生植物)摇曳生姿;而霜降之后,秋山变得更加金黄,叶子更加深沉。这些景象都让人感受到了秋天的萧瑟与凄凉。

颈联“云尽独看晴塞雁,月明遥听远村砧”,则展现了诗人独自欣赏天空中飞翔的大雁和远处传来的砧石声的情景。这些景象都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尾联“相思不见又经岁,坐向松窗弹玉琴”,则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这种相思之情已经持续了一年,而诗人只能坐在松木的窗户前弹奏玉琴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山寺的景象和诗人独自欣赏风景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王维诗歌的独特风格,即简洁明快、意境深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