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深春好,春深小隐家。
芟庭留野菜,撼树去狂花。
醉酒一千日,贮书三十车。
雉衣从露体,不敢有馀斜。
译文:
在深春里,哪里能找到像小隐家那样的好地方呢?
我铲除了庭院里的杂草,留下了一些野菜;
我摇动了树木,让树上的野花落下来。
我每天喝得烂醉一宿,贮藏的书籍有三十辆。
我的雉色衣服上露水湿透了,不敢再有一点斜纹。
注释:
- 同乐天和微之(唐白居易)
- 深春(春天的深处)
- 小隐家:隐居者的小家
- 芟(shān)庭:铲除院中的杂草
- 撼(hàn):摇动
- 狂花:野花
- 贮(zhù):存放
- 雉(zhì)衣:野鸡的羽毛做成的衣服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同乐天和微之深春二十首》中的第十篇诗。全诗描绘了一个隐居者的生活场景,表现了他深居田园、远离尘世的心境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
“何处深春好,春深小隐家。”诗人首先提出了一个问题:“在哪里能找到像小隐家那样的好地方呢?”这里的“小隐家”指的是那些隐藏于深山之中、远离世俗喧嚣的隐士们。诗人通过提问,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芟庭留野菜,撼树去狂花。”接下来,诗人描述了他如何在庭院中铲除杂草,保留野菜的情景。同时,他还摇动了树木,让树上的野花飘落下来。这些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亲近之情。
“醉酒一千日,贮书三十车。”诗人进一步描述了自己在深春时节的状态。他每天都喝得烂醉一宿,贮藏的书籍有三十辆。这些数字的夸张使用,既展示了他对酒的痴迷程度,也反映了他丰富的学问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雉衣从露体,不敢有馀斜。”最后一句,诗人以雉色的衣裳和露水的沾湿来表达自己不敢过分放纵的心情。这两句诗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也展示了他对自己行为的严格要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隐士在深春时节的生活状态,展现了他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诗中也融入了许多生动的细节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那种宁静、惬意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