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吹玉箫,车马上河桥。
岐路自奔隘,壶觞终寂寥。
芳兰生贵里,片玉立清朝。
今日台庭望,心遥非地遥。

【注释】

高楼:指送别之地。吹玉箫:指在楼上吹箫,声如玉箫一般清脆悦耳。上河桥:指送别之地附近的黄河桥梁。奔隘:奔驰的狭窄道路。壶觞(shāng):酒器。寂寥:寂静冷落。芳兰:香花。贵里:富贵人家。片玉:比喻清高纯洁的人。台庭望:朝廷远眺。心遥:心意遥远、隔阂很大。地遥:实际距离遥远。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是作者为中允赴朝而写的一首送别诗。全诗语言清新明快,格调慷慨激昂,情意深长。首句写送别地点,二、三句写送别时的情景,末句写诗人的感慨。

第一句“高楼吹玉箫”,点出题中“河西”二字,同时暗示了送别之地的景物。玉箫的声音清脆悦耳,给人以美好的享受。第二句“车马上河桥”,描写了送别的场面。车马缓缓行驶在宽阔的黄河大桥之上,这是多么令人留恋的场景啊!

第三句“岐路自奔隘”,“岐路”指岔路口。这里指送别之地附近的黄河大道,“奔隘”则描绘了黄河大道奔腾曲折、狭窄险要的景象。这两句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黄河大桥上,同时也把读者的注意力引向了送别之地。

第四句“壶觞终寂寥”,“壶觞”指酒器。这句意思是说,送行的人虽然举杯畅饮,但心中却充满了寂寞和落寞。壶觞终寂寥,写出了送别时的凄凉气氛。

第五六句“芳兰生贵里”,“芳兰”即香花。这里用来形容送别之地的环境。“片玉立清朝”,比喻送别之人如同清雅俊逸的片玉一样,高洁脱俗,令人敬仰。这里的“片玉”既指送别之人,也暗含了诗人自身的品格和志趣。这两个比喻,不仅赞美了送别之人的高洁品质,也表达了诗人对送别之人的深深怀念之情。

最后两句“今日台庭望,心遥非地遥”,意思是说,虽然今天分别在即,但我的心却与你相隔万里,无法相见。这里的“台庭”指的是朝廷。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送别之人的深深眷恋之情,同时也抒发了他对朝廷政治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描绘和对送别之人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情的深沉感慨,同时也展示了诗人豪迈洒脱的个性风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