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林子规啼,云是古蜀帝。
蜀帝胡为鸟,惊急如罪戾。
一啼艳阳节,春色亦可替。
再啼孟夏林,密叶堪委翳。
三啼凉秋晓,百卉无生意。
四啼玄冥冬,云物惨不霁。
芸黄壮士发,沾洒妖姬袂。
悲深寒乌雏,哀掩病鹤翅。
胡为托幽命,庇质无完毳。
戚戚含至冤,卑卑忌群势。
吾闻凤皇长,羽族皆受制。
盍分翡翠毛,使学鹦鹉慧。
敌怨不在弦,一哀尚能继。
那令不知休,泣血经世世。
古风失中和,衰代因郑卫。
三叹尚淫哀,向渴嘻流涕。
如因异声感,乐与中肠契。
至教一昏芜,生人遂危脆。
古意叹通近,如上青天际。
荼蓼久已甘,空劳菫葵惠。
谁闻子规苦,思与正声计。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子规》。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子规
中林子规啼,云是古蜀帝。
蜀帝胡为鸟,惊急如罪戾。
一啼艳阳节,春色亦可替。
再啼孟夏林,密叶堪委翳。
三啼凉秋晓,百卉无生意。
四啼玄冥冬,云物惨不霁。
芸黄壮士发,沾洒妖姬袂。
悲深寒乌雏,哀掩病鹤翅。
胡为托幽命,庇质无完毳。
戚戚含至冤,卑卑忌群势。
吾闻凤皇长,羽族皆受制。
盍分翡翠毛,使学鹦鹉慧。
敌怨不在弦,一哀尚能继。
那令不知休,泣血经世世。
古风失中和,衰代因郑卫。
三叹尚淫哀,向渴嘻流涕。
如因异声感,乐与中肠契。
至教一昏芜,生人遂危脆。
古意叹通近,如上青天际。
荼蓼久已甘,空劳菫葵惠。
谁闻子规苦,思与正声计。
译文
中林子规在枝头鸣叫,好像它是古蜀国的皇帝一样。
蜀帝为何化身为一只鸟儿?它惊恐得如同罪孽深重一般。
一声啼叫,艳阳节来临,春天的景象可以替代。
再来一声啼叫,孟夏时节,茂密的树叶可以遮蔽。
再一声啼叫,秋天清晨,百花凋零失去了生机。
第四声啼叫,冬天降临,云气凝结无法晴朗。
芸黄的壮士的头发,沾湿了美女的衣袖。
悲伤之情深沉到极点,如同病鹤的双翅一般无力。
为什么要借托于这幽暗的命运,保护着脆弱的身体?
心中充满了深深的冤屈,卑微地畏惧着众人的力量。
我听说凤凰是长寿的象征,其他的禽类都在它的控制之下。
何不将翡翠羽毛分开,让它们学习鹦鹉的智慧?
敌人的怨恨不在于琴弦之上,一哀之声仍能继续延续。
怎么能够让人们知道这种悲伤何时结束,以至于泣血而泣,历经千年。
古代的音乐失去和谐,衰败的时代由于郑卫之音而变得更加混乱。
三遍哀歌还沉浸在淫靡之中,令人口渴地流下眼泪。
仿佛因为一种不同的音韵而触动心弦,喜悦之感与内心的喜悦相契合。
音乐的教化已经废弃,人们生活在危险的环境中,如同枯草般脆弱。
古老的乐曲感叹其音调过于接近,如同天空之上的青鸟一样高远。
荼蘼和蓼花已经变得苦涩,白白浪费了堇菜和葵菜的恩惠。
谁能听到子规痛苦的叫声,思考着如何与纯正的音乐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