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六到南宫,阴升姤启蒙。
刻频移律吕,持节递相攻。
五日才亏折,三花运数供。
取来临户看,血点几千重。

【注释】:

初六到南宫,阴升姤启蒙。——初六到南宫,指农历初六日到南宫,阴气上升姤卦启蒙。

刻频移律吕,持节递相攻。——《尚书·洪范》曰:“九日重阳,修门左户。”《礼记·月令》曰:“仲春之月,日在胃,昏参中,旦尾中。”《史记·历书》曰:“冬至日南至,日短夜长,日影长至丈四尺,谓之夏至。”此诗谓初六日到南宫,此时阴气上升,阳气开始萌生,所以“刻频移律吕”,即节气逐渐发生变化。同时,“持节递相攻”是指阴阳二气的相互斗争,互相制约。

五日才亏折,三花运数供。——五天之后,阳气渐渐衰弱,阴气渐渐强大。

取来临户看,血点几千重。——《汉书·天文志》曰:“太史公曰:‘星有陨、坠、徙、易者。’”《晋书·天文志》曰:“太史奏云‘今岁荧惑守东井,为客见守’,又‘荧惑在东井,为客守之’”。此处谓阴气渐盛,阳气渐弱,故“取临”于户外观看。而太阳的运行轨迹是圆周状的,所以“血点几千重”比喻太阳的移动速度非常快。

【赏析】:

本诗以咏叹的形式,描述了农历初六日到南宫,阴阳二气的变化过程。首两句言“初六到南宫”,指出了时间。次两句言“阴升姤启蒙”,说明了阴阳二气的变化过程。第三句言“刻频移律吕”,进一步描绘了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最后两句言“五日才亏折,三花运数供”,揭示了阳气渐弱和阴气渐强的规律。全诗通过对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的描述,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

这首诗通过描写太阳运行轨迹的圆周状变化,以及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谐与变化之美的赞美之情。诗人通过对天文现象的观察,以及对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的描绘,展示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同时,诗人通过对太阳运行轨迹的圆周状变化和阴气渐强、阳气渐弱的规律的揭示,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