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夜潮声送是非,一回登眺一忘机。
怜师好事无人见,不把兰芽染褐衣。
【题解】
《题凿石山僧院》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此诗为诗人在一次登览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名利的淡薄和对山水的热爱之情。全诗共四句,每一句都富有深意。
【注释】
- 凿石山:指位于长安附近的终南山。
- 登眺:登高远望。
- 忘机:忘却一切机巧与心计。
- 兰芽:兰花初生嫩芽。
- 染褐衣:穿褐色的衣服,这里比喻僧人的简朴生活。
- 好事:有才能而得不到任用的人。
- 见:通“现”。
- 不把:不拿。
- 染褐衣:穿褐色的衣服,这里比喻僧人的简朴生活。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一次登览中所作,表达了他对名利的淡薄和对山水的热爱之情。全诗共四句,每一句都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寓意。
第一句“日夜潮声送是非”,通过日夜潮声来表达诗人对是非的判断,暗示着诗人对名利的淡薄态度。他并不追求名利,而是选择了一条更为简单和宁静的生活道路。
第二句“一回登眺一忘机”,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喜爱之情。他喜欢登高远望,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同时忘却心中的杂念和纷扰。这种心境使他更加接近自然、亲近山水。
第三句“怜师好事无人见”,描述了一位僧人的生活状态。这位僧人并不追求功名利禄,过着简朴而平淡的生活。他的好品质和高尚品质却难以被人看见和理解。这反映了诗人对于名利的看法,他认为名利并非人生真正的目的,真正的价值在于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安宁。
第四句“不把兰芽染褐衣”表达了诗人对于朴素生活的向往和珍视。他将兰花比作自己的品格,将褐色衣服看作是简朴的生活状态。这种质朴的生活方式体现了诗人对于名利的淡薄态度,也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敬畏。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对诗人情感的描绘,表达了其对名利的态度以及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之情。同时,诗句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也为诗歌增添了丰富的韵味和艺术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