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佩毗卢印,人天末位尊。
宝航横凤浦,金锡挂龙门。
去后梁王感,来光魏主恩。
葱山携只履,半偈动乾坤。
初祖熊耳峰
闲佩毗卢印,人天末位尊。
宝航横凤浦,金锡挂龙门。
去后梁王感,来光魏主恩。
葱山携只履,半偈动乾坤。
注释:
- 闲佩毗卢印:佩戴着毗卢(梵文Buddha音译)印,即佛印。
- 人天末位尊:在人间和天界中的地位最高。
- 宝航横凤浦:形容船只像神的船一样横渡凤浦。
- 金锡挂龙门:用金锡作为装饰挂于龙门。
- 去后梁王感:离开之后,梁王感到感激。
- 来光魏主恩:来到北魏皇帝那里受到恩惠。
- 葱山携只履:从葱山携带一只鞋子。
- 半偈动乾坤:一半的经文震动了天地。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颂扬佛教高僧或修行者的诗,通过描绘其地位、形象以及影响,表达了对其深厚的敬仰之情。首句“初祖熊耳峰”,直接点出主人公为禅宗初祖——慧可,而“熊耳峰”则是他的名号之一,也象征着他的地位。
次句“闲佩毗卢印”,则展现了主人公随身携带的佛印,这是佛教中一种常见的标志,代表着其身份和信仰。这里的“闲”字,可以理解为不张扬,不外显,但实则内含深意。
第三句“人天末位尊”,进一步强调了他超越常人的地位,不仅是人间的至尊,也是天界的尊贵。这种表述充满了宗教色彩和神秘主义,体现了对高僧或修行者的最高敬意。
接下来的四句则转向了他的修行和成就。“宝航横凤浦”,形象地描述了他如佛陀般渡人的智慧和慈悲,如同神的船只横渡河流,普渡众生。“金锡挂龙门”,则可能指的是他在修行上的成就,或者是他所获得的珍贵宝物和荣誉。
第五六两句“去后梁王感,来光魏主恩”,展现了他在离开和到来时受到的尊敬和恩惠,这不仅是他个人的荣耀,也是佛教文化的传播。同时,这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政治背景,佛教在北魏时期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支持。
最后两句“葱山携只履,半偈动乾坤”,则表现了他留下的教诲和影响,即使是微小如一只鞋或一偈经文,也能震撼整个宇宙,显示了他的伟大智慧和教化力量。
这首诗通过对主人公的描绘和对其成就的评价,展现了他对佛教的贡献和对社会的影响,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佛法的敬仰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