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过春霖絮乱飞,旅中怀抱独悽悽。
月生淮上云初散,家在江南梦去迷。
发白每惭清鉴启,心孤长怯子规啼。
拜恩为养慈亲急,愿向明朝捧紫泥。
下蔡春暮旅怀
柳过春霖絮乱飞,旅中怀抱独凄凄。
月生淮上云初散,家在江南梦去迷。
发白每惭清鉴启,心孤长怯子规啼。
拜恩为养慈亲急,愿向明朝捧紫泥。
【译文】
春天的雨水洒在柳树上,柳絮随风飘散四处。我在旅途中感到孤独和忧郁,内心充满了凄凉。
月亮在淮河上空升起,云雾渐渐消散。虽然家在南方,但梦中却迷失了方向。
我的头发已经变白,常常惭愧自己无法保持清醒的头脑。我的心灵非常孤独,总是害怕听到子规鸟的鸣叫。
我急切地请求皇帝为我养父养老,希望能得到皇帝的恩典。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对家乡和亲人思念之情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春夜的景色、自己的感受以及与家人之间的情感联系,深刻表达了自己在外漂泊时对家乡和家人的深深眷恋。
首句“柳过春霖絮乱飞”描绘了春雨绵绵的景象,柳树被春雨滋润,柳絮纷飞,给人一种清新而又凄凉的感觉。这种景象很容易让人想起故乡的景致,也容易引起人的思乡之情。
次句“旅中怀抱独凄凄”,则更加直接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忧郁。身处异地,面对陌生的风景和人事,诗人感到孤单无助,内心的痛苦和寂寞无处诉说。这种心境在古代文人中很常见,他们常常会在异乡感到孤独和无助,从而产生一种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第三句“月生淮上云初散”,则描绘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夜晚景象。月光洒在大地上,云彩逐渐散开,给人一种宁静和平和的感觉。这种景象往往能够给人带来心灵上的抚慰和安慰,使人暂时忘却烦恼和忧虑。
第四句“家在江南梦去迷”,则又回到了诗人的现实生活。尽管他试图在夜晚的宁静中寻找心灵的慰藉,但内心深处仍然无法摆脱对家乡的思念和牵挂。这种矛盾的情感使得诗人更加痛苦和迷茫,不知道如何是好。
尾句“发白每惭清鉴启,心孤长怯子规啼”则是诗人对自己的一种批评和反思。他认为自己头发已经变白,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但自己却因为孤独而变得容易焦虑和敏感。同时,他还担心自己内心的孤独感会让自己变得脆弱,容易受到外界的刺激和影响。
最后一句“拜恩为养慈亲急,愿向明朝捧紫泥”,则是诗人对皇帝的一种祈求和期望。他希望能够得到皇帝的恩宠和照顾,以便更好地赡养自己的父亲。同时,他也希望皇帝能够给予自己机会,以便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理想。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真挚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在外漂泊时的孤独、忧郁和思乡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对家庭和社会责任的深刻认识和追求。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