斸开幽涧藓苔斑,移得孤根植砌前。
影小未遮官舍月,翠浓犹带旧山烟。
群花解笑香宁久,众木虽高节不坚。
输我婆娑栏槛内,晚风萧飒学幽泉。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所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松树的特性和美丽。下面是逐句释义及其赏析:
斸开幽涧藓苔斑,移得孤根植砌前。
注释:挖掘(斸)开幽静的小溪,露出上面覆盖着苔藓的石头。将一棵松树的幼苗移植到官府前的台阶上。
赏析:首句“斸开幽涧藓苔斑”描绘了松树生长的自然环境,幽静的小溪边长满了苔藓,为松树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次句“移得孤根植砌前”则描绘了松树被移植的过程,它虽然孤零零地被移到了台阶前,但这并没有影响它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反而让它更加坚韧。
影小未遮官舍月,翠浓犹带旧山烟。
注释:松树的影子很小,没有遮住官府前面的月亮;叶子浓绿,依然带着山上的烟雾。
赏析:第三、四句进一步描绘了松树的特点和美感。松树的影子虽然小,但并不影响它的观赏价值,反而增添了一份清雅。而它的叶子浓绿,仿佛还带着山上的烟雾,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
群花解笑香宁久,众木虽高节不坚。
注释:许多花卉能够轻松地散发出香气,即使时间很长也不会失去香味;虽然有些树木很高大,但它们的节操并不坚定。
赏析:这里以群花和众木作对比,赞美松树的特质。虽然松树不如花木那样容易散发香气,但它的生命力却比那些高大的树木更加顽强。
输我婆娑栏槛内,晚风萧飒学幽泉。
注释:让我在栏杆里婆娑起舞吧,晚风吹过就像幽深的水泉的声音。
赏析:最后两句则是诗人的自我写照,他希望像松树一样,即使在困难的环境中也能保持自己的本色,不受外界的影响。同时,他也希望自己能够在生活的低谷中保持乐观的态度,如晚风般自由自在。
这首诗通过对松树的描述,展现了它独特的魅力和坚强的精神风貌,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活态度的反思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