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掩残花寂寂,帘垂斜月悠悠。
纵有一庭萱草,何曾与我忘忧。
【注释】所思:诗人对妻子的思念。门掩残花,指春天已过,花儿谢了,门也关上了,庭院里一片寂静。帘垂斜月悠悠,指夜幕降临,月光如水倾泻而下,帘子垂下,摇曳生姿。萱草,即忘忧草。萱草是一种草本植物,古人认为它能够使人忘却忧愁,所以又称“忘忧草”。
【赏析】
这是一首闺怨诗。开头两句写妻子在春天里寂寞的神态。门掩残花,春意阑珊;帘垂斜月,夜幕渐浓。这二句是全诗总纲。“寂寂”二字点出时间、环境与人物心情的关系,烘托出一种凄清、冷寂的氛围。“帘垂”又照应首句中的“门掩”,构成一个完整的画面。“斜月”暗示夜色已深,主人公正独处空房之中,更增添了她孤单寂寞的情绪。
“纵有一庭萱草,何曾与我忘忧?”这句看似平常,却极富情韵。诗人以“萱草”喻其妻子,表达了对她深深的爱恋和依恋之情。虽然妻子已经不在人世,但诗人依然怀念着她,希望她能够永远留在自己的身边。这是一种超越时空的爱恋,也是诗人对于生命的一种深刻理解和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