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霁凝光入坐寒,天明犹自卧袁安。
貂裘穿后鹤氅敝,自此风流不足看。
春雪
雪霁凝光入坐寒,天明犹自卧袁安。
貂裘穿后鹤氅敝,自此风流不足看。
注释:
春雪
雪停了,阳光照射进来,寒冷的感觉消失了。天一亮,人还是躺着不肯起床,就像汉代的袁公一样(东汉初年,袁安为太守,天寒雪霁,他让下属们回家,而自己则在官舍中睡觉)。穿皮衣的人脱下皮衣以后,穿得暖和了;而脱掉皮衣的人呢,却因为穿着单薄的皮袄,所以反而觉得寒冷。从此以后,人们认为只有像袁安那样有骨气的人才值得尊敬。
赏析:
《春雪》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这首诗写于元和九年(804)春末,当时作者在盩厔县当县尉。
首句“雪霁凝光入坐寒”,描绘了一个典型的冬去春来的景象。大雪过后,天气转暖,阳光透过云层洒向大地,使得大地上的景物都仿佛被一层薄薄的霜花所覆盖。这种景色给人一种静谧、清新的感觉,仿佛整个世界都静止了下来。接着,“天明犹自卧袁安”一句,则是对这种景象的进一步描绘。这里的“袁安”是指东汉初年的名臣袁公,他在天刚亮的时候仍然保持着一种悠闲、舒适的姿态。这种姿态不仅体现了他的高尚品质,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
第二句“貂裘穿后鹤氅敝”,则是通过对比的方式,进一步强调了袁公的品质。这里所说的“貂裘穿后鹤氅敝”并非指真的有人穿着这样的衣服,而是比喻那些追求物质享受、只注重外表而忽视内在修养的人。他们虽然拥有华丽的服饰,但却失去了真正的精神境界和品德修养。而袁公则不同,他虽然生活简朴,但却始终保持着高尚的品质和正直的品格。
最后一句“自此风流不足看”,则是对前两句的总结和升华。这里的“风流”一词原本指的是才子佳人的风雅气质,但现在更多地用于形容那些只注重外在表现而忽视内在修养的人。因此,这句话实际上是在批评那些只注重外表而忽视内在修养的人。而袁公则不同,他虽然生活简朴,但却始终保持着高尚的品质和正直的品格。
这首诗通过描绘袁公的生活场景和品质,表达了对高尚人格的赞美之情。它不仅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考和反省自己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