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军杀白马,白日祭苍苍。
号变旗幡乱,鼙乾草木黄。
朔云含冻雨,枯骨放妖光。
故国今何处,参差近鬼方。
注释:
- 古塞上曲七首:《乐府》旧题。这是一首边塞诗,共七首。此为其一。
- 中军杀白马:中军,即军中指挥部,在今北京西郊。古代用白马祭祀,是隆重的仪式。这里说,在军中指挥部杀了一匹白马来祭祀。
- 白日祭苍苍:苍苍,天空的样子。太阳照耀着苍天(天空)。
- 号变旗幡乱:号令变了旗幡也混乱。
- 鼙乾草木黄:鼙,战鼓。乾,通“旱”,干燥。草木干枯发黄。
- 朔云含冻雨:朔云,指北地的寒云。含冻雨,指降在北地的冷雨。
- 枯骨放妖光:枯骨,指阵亡的战士遗骸。妖光,形容战场上尸骨暴露出来的惨状。
- 故国今何处:故国,过去的地方。今,现在。什么地方?
赏析:
这首《古塞上曲》以悲壮的笔调表现了边关将士浴血奋战、英勇牺牲的情景,反映了当时边关将士艰苦卓绝、忠勇报国的崇高精神。全诗感情深沉悲壮,意境雄浑阔大,语言精练凝炼,堪称唐人绝唱。
这首诗开篇就写到了军队的祭祀仪式——杀白马来祭祀。接着写到天气的变化和战况的紧张程度。“号变旗幡乱”,意味着战争已经爆发,战情非常紧急和危险。而“鼙乾草木黄”,则进一步描绘了战场的惨烈,士兵们在战斗中牺牲,他们的遗体散落一地。这种场景,让人感到无比的凄凉和悲愤。
诗人又转向对战场周边环境的描写。“朔云”和“枯骨”,都是用来表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而“参差近鬼方”,更是一种夸张的说法,意在强调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这首诗通过对战争场景的描绘和对战争影响的描写,展现了战争中的惨烈和悲哀。它表达了战士们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而英勇献身的精神风貌。同时,它也反映了人民对战争的恐惧和厌恶,以及对和平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