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兀坐无味,思量谁与邻。
数星深夜火,一个远乡人。
雁翥天微雪,风号树欲春。
愁章自难过,不觉苦吟频。

兀兀坐无味,思量谁与邻。

数星深夜火,一个远乡人。

雁翥天微雪,风号树欲春。

愁章自难过,不觉苦吟频。

注释:

  1. 冬除夜书情:在冬日的夜晚写下的情感。
  2. 兀兀:形容孤独、寂寞的样子。
  3. 思量:思考,考虑。
  4. 邻:指朋友或亲人。
  5. 数星深夜火:指在寒冷的冬季,星星稀少,只有一点火光。
  6. 一个远乡人:指自己身在远方,思念家乡的人。
  7. 雁翥:大雁飞翔。
  8. 天微雪:天空中飘着雪花。
  9. 风号:风声,这里指寒风呼啸的声音。
  10. 愁章自难过:自己的诗句难以表达内心的忧愁。
  11. 苦吟频:频繁地吟咏诗歌。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于冬日夜晚的抒情诗,表达了诗人在孤独中思念远方亲人和友人的情感。首句”兀兀坐无味”描绘了诗人孤独的状态,无法找到陪伴的人,只能独自坐着。接下来”思量谁与邻”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身边人的思念,希望有朋友或亲人陪伴。

第二句”数星深夜火”形象地描绘了冬夜中微弱的火光,给人一种孤独而冷清的感觉。第三句”一个远乡人”则将诗人比作远方的旅人,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孤独和对亲人的思念。

接下来的四句”雁翥天微雪,风号树欲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这里的”雁翥”和”风号”都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而”天微雪”和”树欲春”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期盼。

最后两句”愁章自难过,不觉苦吟频”则是全诗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愁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诗人通过反复吟咏诗歌来抒发情感,尽管困难重重,但仍然坚持不懈。

整首诗通过描绘冬日夜晚的景象和抒发诗人的内心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孤独、思念和创作的深刻体验。同时,诗中的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