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皇勤政治,虚己纳忠良。
拱手居宸扆,留神置谏章。
孜孜收国论,密密迩天光。
中昃常游息,焦劳慎作荒。
至言规汉后,无逸戒周王。
默处岩廊邃,洪基可世长。

置章御座

圣皇勤政治,虚己纳忠良。

拱手居宸扆,留神置谏章。

孜孜收国论,密密迩天光。

中昃常游息,焦劳慎作荒。

至言规汉后,无逸戒周王。

默处岩廊邃,洪基可世长。

注释:

  1. 圣皇勤政治:圣皇(皇帝)致力于政治治理。
  2. 虚己纳忠良:虚心听取忠良之言。
  3. 拱手居宸扆:拱手,双手合拢,表示谦逊;宸扆,古代帝王所坐之地,这里指帝王之位。
  4. 留神置谏章:留心听取并采纳谏言。
  5. 孜孜收国论:孜孜不倦地思考和研究国家大事。
  6. 密密迩天光:密切注意天命,与上天保持联系。
  7. 中昃常游息:日中时分(中午)常常休息放松。
  8. 焦劳慎作荒:忧虑过度而劳累谨慎以防出现过失。
  9. 至言规汉后:最好的建议是效仿历史上的贤明帝王。
  10. 无逸戒周王:不要贪图安逸,要警惕周王(周公旦)的教训。
  11. 默处岩廊邃:静静地处在宽敞的殿堂里。
  12. 洪基可世长:伟大的基业可以世代相传。

赏析: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君主治国理政的期望和忠告。诗人通过描绘圣皇勤政治、虚己纳忠良、拱手居宸扆等场景,表达了希望君主能够虚心纳谏,与贤臣共同治理国家的美好愿望。接着,诗人又描述了君主应当如何留意天命,与上天保持联系,同时在政务繁忙之时也要注意休息,防止因劳累过度而出错。最后,诗人以周公旦作为榜样,提醒君主不要贪图安逸,要警惕自己的过失,并强调了伟业可以代代相传的重要性。整首诗充满了对君主治国安邦的殷切期望和对历史智慧的传承,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理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