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巧新诗寄递筒,同声稍稍变他宫。
口传知受诸君指,日好何论六甲穷。
躬自省愆方久仄,人多助虐更磨砻。
石渠旧友年家契,大笑今朝已落空。

累约慎思视

工巧新诗寄递筒,同声稍稍变他宫。

口传知受诸君指,日好何论六甲穷。

躬自省愆方久仄,人多助虐更磨砻。

石渠旧友年家契,大笑今朝已落空。

【注释】

  • 累约:多次约定。
  • 慎思视:慎重地思考和观察。
  • 工巧:精巧巧妙。
  • 新诗:新写的诗歌。
  • 递筒:传递信件或物品的工具。
  • 同声:声音相同。
  • 稍稍:稍微。
  • 变他宫:变化其他的音调。
  • 口传:口头传播。
  • 知受:理解和接受。
  • 日好:一天比一天好。
  • 何论:何必说。
  • 躬自省愆:亲自反省自己的过错。
  • 久仄:长期处于不平静的状态。
  • 磨砻:磨练和锻炼。
  • 石渠:古代的一种藏书楼。
  • 旧友:老友。
  • 年家契: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友人。
  • 大笑:放声大笑。

【赏析】
这是一首描述诗人创作诗歌的过程和感受的诗。首句“累约慎思视”表达了诗人在创作诗歌时的认真态度和反复思考的过程。第二句“工巧新诗寄递筒,同声稍稍变他宫”描述了诗人将精心创作的诗歌通过递筒的方式传递给他人,而其他人则开始尝试着改变原有的音调,形成了新的音乐。第三句“口传知受诸君指,日好何论六甲穷”进一步描绘了这一过程中的互动,即通过口传,诗人和其他人都理解并接受了这些诗歌的新变化。

接下来的四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变化的感慨。“躬自省愆方久仄,人多助虐更磨砻”意味着诗人在反思自己的过错时,发现别人也在努力改进和完善自己的作品,这让他感到既欣慰又担忧。而“石渠旧友年家契,大笑今朝已落空”则揭示了一个现实的问题,即尽管诗人和石渠的老朋友曾经有着深厚的友谊,但如今这种友谊已经不复存在,只剩下欢笑的回忆。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和思想,展现了诗人在创作过程中的心理变化以及他对友情变迁的感慨。它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记录,也是对人际关系和社会变化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