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出苎罗山,送上姑苏台。
果迷吴主意,都忘越兵来。

“邀出苎罗山,送上姑苏台。果迷吴主意,都忘越兵来。”

西施,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她的故事不仅在中国,甚至在世界范围内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力。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对西施的赞美和怀念之作。以下是对该诗的逐句释义及其赏析:

  1. “邀出苎萝山”
  • 苎萝山: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县。相传这里是西施的故乡,西施的美貌传说与此地有关。
  • 邀出:邀请,此处暗示诗人或相关人物希望西施能够离开隐居之地。
  1. “送上姑苏台”
  • 姑苏台:又称胥台、胥山,是苏州城西北的一个著名景点。
  • 这里指的是将西施带到吴国的首都——姑苏台,意在向吴王展示她的美貌并试图影响他的决心。
  1. “果迷吴主意”
  • :使迷惑,此处指吴王被西施的美貌所吸引。
  • 吴国:春秋时期强国之一,后来为越国所灭。
  • 迷主意:指吴王因西施的美色而动摇了其决心,可能考虑投降或议和。
  1. “都忘越兵来”
  • 都忘:全都忘记了,意味着完全忘记了越国的威胁。
  • 越兵来:指的是越国的兵马。
  • 这句表达了一旦吴王决定与越国为敌,他就会忘记越国的军队正逼近吴国的事实。

此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西施的美丽和影响力,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战争和政治中的女性角色。西施的故事不仅仅是关于一位美女的历史记载,更是中华民族文化中智慧和勇气的象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