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剑悲歌涕滴胸,清时一向老英雄。
白狼黑犬如相犯,愿语南山矍铄翁。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在成都草堂时所作,写于大历五年(770)的深秋。
诗中“击剑悲歌涕滴胸,清时一向老英雄。”两句,以壮语抒写英雄暮年之悲。诗人在《哀江头》一诗中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名句。杜甫一生抱负未酬,到暮年仍念念不忘国家大事,故其诗多有“忧”字、“愤”字、“思”字。这里说:“白狼”、“黑犬”,都是边地的野兽,诗人用“相犯”二字,表明自己虽已老迈,但决不屈服于强暴,要像南山上的百岁老人一样,昂然屹立,决不俯首帖耳。这两句,充分表现了杜甫老当益壮的英雄气概,也反映出他对时局的深切关怀。
“白狼黑犬如相犯,愿语南山矍铄翁。”两句是全诗的警策之笔。它把一个老战士的形象写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诗人运用夸张手法,把白狼、黑犬拟人化,写它们“相犯”,实际上是写自己的老战友们“相犯”,表达了他不愿苟且偷安,而要奋发报国的决心。最后一句,更是直抒胸臆,豪情满怀,表达了对南山上的百岁老人——诸葛亮的敬仰之情。
杜甫的诗歌,常以议论入诗,往往发人深思,给人以启迪。此诗末两句,正是如此。全诗通过咏叹英雄老来的英雄气概,抒发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的关心,表现了他坚持正义、不畏强暴的英雄气魄。
名家点评
宋代范温、仇万里《杜工部集序》:“老将之气,凛然壮哉!”清代浦起龙《读杜心解》:“老将之气,凛然壮哉!”(《读杜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