蕨平处士居山日,手种青松一万根。
岁月渐深枝尽偃,雪霜虽厚叶仍繁。
本营胜概逃轩冕,更结清风遗子孙。
寄语后人须爱护,莫教空有令名存。
【注释】
陵井:地名。喻氏:指诗人自己。岁寒山居:岁寒,意指年老。山居,指隐居生活。
蕨平处士居山日,手种青松一万根。(“蕨”是草名)
岁月渐深枝尽偃,雪霜虽厚叶仍繁。(“偃”是弯曲的意思)
本营胜概逃轩冕,更结清风遗子孙。(“营”是经营、操持的意思)
寄语后人须爱护,莫教空有令名存。(“令名”即美名。)
【赏析】
此诗作于元朝至正年间(1341-1368),作者为江西临川人,字子美。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第一联写友人在岁寒山居的生活情景。“蕨”是一种野菜,这里指诗人自己的住处。“处士”是古代一种隐居的人。“居山日”,即隐居的日子。“手种青松一万根”,表明了他对隐居生活的热爱。
第二联描写岁月流逝,青松依旧茂盛的景象。“岁月渐深枝尽偃,雪霜虽厚叶仍繁。”这两句诗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虽然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但是青松依然茂盛,枝叶繁密。这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的珍视。
第三联表达出对隐士生活的态度。“本营胜概逃轩冕,更结清风遗子孙。”这里的意思是说,真正的隐士并不是为了逃避世俗的荣华富贵,而是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他们选择隐居山林,不是为了享受清高的生活,而是为了留下美好的品质和精神遗产,让子孙后代能够继承和发扬光大。
第四联是全诗的主旨所在。“寄语后人须爱护,莫教空有令名存。”这是告诉后人要好好珍惜和维护这些美好的事物,不要轻易地放弃或遗忘它们。只有不断地传承和发扬下去,才能够让它们永远保持生机和活力。
整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的描述以及对大自然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后人的关爱和期望,希望后人能够珍惜和维护这些美好的事物,不要让它们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