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初生处,扶疏苦未全。
几时随铁网,流落汉江边。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畋的《咏珊瑚》。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 山堂前庭有奇石数种其状皆与物形相类(注释:在山堂前的庭院里,有几块形状奇特的石头,它们的形态都与实物相似。)
- 此 在 久矣自余始名而诗之(注释:这些石头已经存在很久了,我刚开始注意到它们的名字才写下诗歌。)
- 珊瑚石(注释:这里指的是被命名为“珊瑚石”的那种石头。)
- 海底初生处(注释:珊瑚是海底生长的地方,从海底初生的地方开始。)
- 扶疏苦未全(注释:虽然生长得很好,但还不完全长满。)
- 几时随铁网(注释:什么时候会被铁网捕捉到?)
- 流落汉江边(注释:最终流落到了汉江边。)
译文
山堂前院有几块形状奇特的石头,它们的形态都与实物相似,已经存在很久了,我刚开始注意到它们的名字才写下诗歌。
珊瑚石在海底初生的那个地方,尽管生长得很好,但还没有完全长满。
什么时候会被铁网捕捉到?
最终流落到了汉江边。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描绘了珊瑚的生长过程和遭遇。首句“山堂前庭有奇石数种其状皆与物形相类”设定了背景,通过描述山堂前庭中几块形状奇特的石头,为读者营造了一个充满自然美的场景。接着,诗人表达了对这些石头长时间以来的观察和思考,以及后来决定用诗歌来表达自己对这些石头的感受。
接下来的四句进一步描绘了珊瑚的生长状况。“海底初生处,扶疏苦未全”形象地描述了珊瑚从海底开始生长的过程,尽管已经有所成就,但还未完全长满。这一部分不仅展现了珊瑚的生长速度,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生命力的赞美。
最后两句“几时随铁网,流落汉江边”则转向了对未来的担忧。这里的“铁网”象征着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干预,而“流落汉江边”则暗示了珊瑚可能面临的困境或威胁。这部分表达了诗人对人类活动对海洋生态影响的深刻忧虑。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通过对珊瑚的描述,反映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以及对人类文明发展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