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北岭远如层,朝云暮雨浓若烝。
楼高百尺见万里,更有底事须来登。
【注释】
南山:指南山。
北岭:指终南山之东的一座山,即太乙山。
层:层层叠叠。
烝(zhēn):盛多的样子。
楼高百尺:此指望云楼的高峻。百尺,一丈。
见万里:远望见万里之外的景象。
底事:何事,何故。
【译文】
南山北岭遥远如同层层堆叠,早晨的云气傍晚的雨气浓郁如蒸腾的水气。
望云楼高耸入云达百尺,能远望万里之外的景色,又有什么事情一定要登楼观赏呢?
赏析:
《望云楼》是唐代诗人李嘉佑的作品。此诗写于诗人任江陵令时,描绘了望云楼所见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景致的向往之情。
首句“南山北岭远如层”,诗人以简练而传神的笔法勾勒出南山与北岭的轮廓,仿佛一幅精美的山水画卷展现在眼前,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接着,诗人用“朝云暮雨浓若烝”来形容天空的变化,既形象生动又富有诗意。这里的“朝云暮雨”指的是早晨的云雾和傍晚的雨气,它们在天际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浓密而壮观的画面。而“浓若烝”则强调了这种变化的强烈程度,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力量。
第二句“楼高百尺见万里”,诗人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望云楼的高度和视野。诗人站在高楼之上,俯瞰着远方的景色,只见万里之遥的美景尽收眼底,让人心旷神怡。同时,“见万里”也暗示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和追求,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诗人并未止步于此,他继续写道:“更有底事须来登?”这里,诗人提出了一个疑问:为什么要登上这望云楼呢?这个问题引发了读者的思考和想象空间。可能有人会认为是为了欣赏美景、放松身心;也可能是为了寻求心灵的宁静和慰藉;还可能有人为了追寻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总之,这个问题的答案因人而异,但它们都体现了人们对于生活的态度和追求。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意境深远而引人深思。它不仅描绘了望云楼的美景,更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这首诗也启示我们要保持一颗探索的心,去追寻属于自己的人生意义和价值。